一直有人在問,你和新東方為中國的教育做了些什么?有人說新東方為中國教育做的最大貢獻是為數(shù)百萬學生搬倒了語言障礙,打開了海外求學的大門;有人說新東方的最大成績是做成了中國民辦教育的典范,做成了中國第一家到美國上市的教育機構(gòu)。但我做新東方最大的愿望還是能為中國的教育補充一些缺失的東西。
中國的教育現(xiàn)在缺失什么?
首先缺失的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叭松^、世界觀、價值觀”這三個詞很早就進入了我們的政治課本,用了大量的理論文字闡述了一遍又一遍,但大部分學生和老師把它當成了背誦的死文章,除了為了政治考試,即沒有人重視它的真正意義,更沒有人在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注意這方面的培養(yǎng)。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幾乎沒有人來告訴我們?nèi)藶槭裁匆钪?,我們應該怎樣來對待周邊的人和環(huán)境,我們做什么樣的事情是有意義的。中國的青少年很少有人能明白自己對于這些問題的答案,甚至老師都無法向他們解釋清楚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為什么要學習?”大部分人對此的回答是“進好學校,考高分,進好學校,再考高分,再進好學校,找好工作,當大官,賺大錢……” 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這樣的教育觀下蕩然無存。
我們?nèi)笔У倪€有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中國人總喜歡望文生義,國家提倡創(chuàng)新,于是到處在搞小發(fā)明,知識競賽遍地開花,創(chuàng)新變成了一切新事物、新動向的代名詞,只要有一點與過去的不同都可以被定義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不是形式主義,創(chuàng)新是四種能力:即遵守科學規(guī)律又不墨守成規(guī)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收集、整理、統(tǒng)計事實信息資料的基礎(chǔ)上歸納、總結(jié)、分析的研究能力,在龐雜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lǐng)域中尋找到突破口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shù)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困難、危險、壓力面前毫不退縮、懂得整合各種資源為目標服務(wù)的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是一種思想,不是一門課、一次作業(yè),更不是課余活動,當我驚訝于我認識的一個在美國上學的十歲的小女孩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在網(wǎng)上收集資料,竟然獨立寫出一篇關(guān)于美洲羚羊的論文時,我明白了這就是創(chuàng)新教育。
責任教育也是缺少的。前些年總有些人喜歡談“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實際上這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很多獨生子女的問題從本質(zhì)上看就是一個責任教育問題。封建社會的責任教育講的是臣子對君王的責任、兒子對父親的責任等等,隨著社會的進步,封建的責任觀被打破了,我們灌輸給新社會的孩子們的責任觀是什么呢?最主要的是個體對國家、對人民的責任。可是在具體實施時就有問題了,國家在哪里、人民在哪里?一個小孩子不太容易搞清楚這些問題的,但作為一個未來的公民,對孩子們的責任教育將無處不在。葉菲講述的一段自己怎樣在美國學校糾正美國人的偏見,讓地圖上的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qū)回歸中國版圖的故事,鮮活地說明了一個孩子也能夠充分體現(xiàn)對國家的責任意識。
在《做最棒的自己》這本書,葉菲講述的自己的故事,也許是獨特的,是個體的。她本人也是幸運的,有很好的父母,有很好的社會關(guān)系,又有很好的機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經(jīng)歷三個國家的語言和文化教育。中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沒有這么幸運,都需要在中國長大成人,很多孩子都要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長大。但葉菲講述的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中國、匈牙利和美國不同教育體系的比較,她經(jīng)歷這些不同文化的心路歷程,依然值得中國教育界與家長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