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票有以漢字為密押的密碼法,以防止涂改偽造。所知有以下四種方法:1、在會票用紙上加印水印文字;2、在印章或圖文的某字某處加以更改或添置暗記;3、在騎縫加寫文字數(shù)碼或加蓋印章,形成合券防偽;4、把一枚制錢拆成兩半,一半縫接在票上,另一半縫接在票根上,兌取時以合錢為據(jù)。史若民著《晉商興衰史》中引據(jù)衛(wèi)聚賢《山西票號史》說:……以漢字代表的暗號為代碼,作為匯票簽發(fā)的日期以及銀兩數(shù)目的密押,以防止偽票。如全年十二個月的代碼是:“謹防假票冒取,勿忘細視書章?!泵吭氯斓拇a是:“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圖自利,陰謀害他人,善惡終有報,到頭必分明?!贝磴y兩數(shù)字和單位的代碼分別用“趙氏連成璧,由來天下傳?!笔畟€字代表“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國寶流通” 四個字代表“萬仟百兩”等單位字。這種以漢字代碼的方法,因會票存世的少有,難以找到實物佐證,是令人遺憾的。
然而以漢字代表數(shù)額的密押不只為山西票號所采用,河北地區(qū)的一些錢局、貨店所發(fā)行的會票也普遍采用,且隨不同年份加以更改。這種方法比之于當今的微縮密押原始得多,但確實有效。若欲涂改數(shù)額制造假票,不改漢字代碼,一看便知是偽造的。
各種清代河北地區(qū)會票的漢字代碼用毛筆寫在票據(jù)的右下角,有的還蓋上一個印章。為便于觀看,列出下表說明。
①和興成信票和永興貨店兌票只見到代表一、二、三、四、五的漢字代碼;
②通順永信票上的號碼冠字也有密押的性質(zhì),用“福、虎、飛、騰、日、錢、龍、變、化、時?!贝頂?shù)額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③永興貨店兌票的后三張右下角為雙漢字:“永盛”、“久盛”,“財盛”。由列表所知,“永” 為一,“久” 為二,“財” 為三,“盛” 為五。則“永盛” 代表“一五”(1500 文);“久盛” 代表“二五”(2500 文);“財盛”代表“三五”(3 5 0 0文);
④這種代碼也是復(fù)核登記代碼,若以票額登記賬冊,一看便知此種票額的發(fā)出多少張。如“世十”,和興成店發(fā)出一仟文信票10張;“盛五”,永興貨店五仟文兌票5(張;“癸廿”,萬春堂十仟文兌票20張;
⑤表中的“多”、“己”、“辛”、“壬”尚未找到相應(yīng)票據(jù)。有趣的是把這些漢字連讀,就成為商家楹聯(lián):“利澤源頭水,生涯錦上花。”、“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薄ⅰ案;w騰日,錢龍變化時?!边€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笆览飿I(yè)”、“永久財源盛”也必有下聯(lián)代表六、七、八、九、十。因未見到實物,不去查閱它了。
(責(zé)任編輯 高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