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圈混,就要像劉德華說的那樣,要么別當明星,要么大紅大紫;否則很多年后退出演藝圈去做其他工作,別人指著你的鼻子“啊”了半天,“你就是,你就是,那個……誰?”演藝圈浮光掠影,除了做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大多數(shù)人別無選擇。
模仿秀上某選手模仿林憶蓮,評委說她更像另一位臺灣女歌手。叫什么名字?真的想不起來了。
蕭亞軒才淡出人們視線三年,境遇就如同她的成名作一樣,熟悉而陌生。三年前,華納人事震動,張惠妹離開,孫燕姿離開,蕭亞軒也離開。旁人都另尋了新東家,蕭亞軒卻以另一種身姿遠離了這一塊是非之地。于是三年來,孫燕姿仍是天后之勢,蕭亞軒卻在人們“她為什么離開”的揣測中,愈行愈遠,身影幾乎消失殆盡。
如果真成訣別永不回,那蕭亞軒就是劉德華所說的紅到半途的人。她也許會回到老本行做服裝設(shè)計,異想天開地畫著圖紙,身形玲瓏地站在高挑的模特身邊替人家試衣,空望那些美妙的華服,悻悻然嘆道:“我當年演唱會上的行頭不知比這些破布豪華多少呢!”
退一步是海闊天空,退兩步卻是山高水遠回不去了。
聰明的她一定也想過這么一天,與其不甘心,不如努力著等待機會垂青。她去美國學習舞蹈,很認真地站在中間,卻被老師攆到一旁,老師說不想看到她的錯誤動作影響自己和其他學生。她沒有泄氣,繼續(xù)勤勉練舞。她心存一念,總有一天會回到舞臺上的。
如果蕭亞軒不回來,蔡依林已經(jīng)憑借幾招瑜伽動作的舞蹈成為臺灣最會跳舞的女藝人,這個位子再無實力競爭者;如果不是三年的勤學苦練,LOVE四個字母只是五月天現(xiàn)場激昂的高歌,蕭亞軒卻請來美國舞蹈老師為自己精心設(shè)計肢體語言。
三年后的演藝圈與三年前已是兩重天。想當年蕭亞軒如日中天時,蔡依林還剛從冰封狀態(tài)回暖過來,唱著《看我72變》,跳著兒童都會跳的簡單舞蹈動作;本來給她的《不怕不怕》她不唱才輪到新人郭美美唱,竟然一下子唱紅了……
三年后,她再回演藝圈時,只好放低身姿,翻唱那首《不怕不怕》,改了名字叫《戀愛瘋》;她也只好將過去早已塵封的戀情往事,一樁樁地如老黃牛一般反芻吐給八卦觀眾聽;拍MV腳傷上石膏,牽涉進大麻案,和蔡依林傳不和,離開的1087個日子,專輯名《1087》竟然被無聊人說成“依林白癡”……
關(guān)于這些,她對著鏡頭笑。厚密如毯的睫毛膏將眼神布置得隆重。當被問到敢不敢不化妝上鏡時,她坦言不敢。
是的,她不是為博上鏡和版面的小明星,她也不是當年那個將自己前途完全交與唱片公司的小女孩。三年都甘守寂寞等下來了,還有什么應付不了的呢?和新華納簽約時,蕭亞軒忍不住地哭了,飽含委屈,飽含喜悅,以及人生波折歷練后的情緒涌動。
我們都是懷揣偉大夢想上路的年輕人,逐夢途中我們也會失意、彷徨、站在迷茫街口無助等待。但只要夢想還在,我們尚年輕,機會已在來路上,等一等,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