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人過年,最大的喜好就是賞冰燈、觀冰雕。冰雕作品在這里享有得天獨厚的取料來源。中國的主要河流之一松花江流經(jīng)哈爾濱市。江水經(jīng)天然結(jié)冰,晶瑩剔透。在冰凍三尺的冬天,滔滔不絕的江水停下來歇息的時候,工人們先用電鋸把江面的冰層切塊撈取,再采用人工澆注和雕、砌、堆、筑等工藝,形成了集園林、建筑、雕塑、繪畫、舞美、文學、音樂等多學科于一體的獨特的冰雪造型藝術(shù),同時應(yīng)用聲、色、光、電、動等現(xiàn)代科技,創(chuàng)造出一個玲瓏剔透、五彩繽紛的藝術(shù)世界。佇立在城市每一個角落里的宏偉或者玲瓏之作,都是藝術(shù)家們對生命、對藝術(shù)理解的釋放。哈爾濱的冰燈游園會每年都吸引著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游客來觀光,旅游。你若有膽識,就脫下棉衣,換上泳衣,跳進寒冷徹骨的冰窟窿里游上一圈,你肯定能找到與三伏天吃重慶火鍋一樣的感覺。這種享受,怕是一般人不敢嘗試,那就去湊湊冰上婚禮、冰雪攝影、狗拉冰橇的熱鬧吧。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戴上毛茸茸的狗皮帽子,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別忘了手里握上幾串紅彤彤的冰糖葫蘆,實在不過癮,敢在飄飄大雪中吃雪糕那才叫神氣!
如果年節(jié)期間天氣晴好,就到周邊的鄉(xiāng)鎮(zhèn)逛逛。最令人陶醉的當屬達斡爾族風情。達斡爾族人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年三十那天要在大門口放兩堆煙火,祭祖,祭眾神。傳說,這天是神仙下凡巡視之日,各地將在日常所供的神位前燒香點蠟,供果品,求神拜佛,虔誠禱告,這種祭祀一直要延續(xù)到正月十五為止。三十晚飯,達斡爾族人一般不炒菜,就是豬肉燉粉條、羊肉,烀豬頭,吃手扒肉。吃飯時晚輩們給長輩敬酒磕頭。大年初一,人們早早梳洗打扮,都換上節(jié)日盛裝走上街頭,三五成群,逐戶拜年,給長輩們請安、點煙、磕頭。每到一家都會受到熱情招待,直到將全村走完為止。到初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相繼拉開序幕,哈肯拜舞、打“包考”球(曲棍球)、毛得他特勒(拉棍)、賽馬、摔跤、討樂卡其(猜謎語)、白樂苦那得勒(抓迷藏)……活動一直熱鬧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是黑灰日,到那天人人都往臉上抹鍋底灰,不抹黑者不吉利。大人起床后取下鍋底灰,先將自家的孩子抹上黑灰,東西鄰舍和親屬之間對抹,打上花臉,嬉鬧不止。
銀妝素裹賞冰燈,熱情豪爽鬧春來。在哈爾濱過年,果真是別有一番趣味。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