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和幾個同行在香港過了回春節(jié)。
走之前特意翻了翻香港天氣狀況的歷史數(shù)據(jù):1月中下旬的香港,平均溫度在十七八度。大年三十下午兩點,當(dāng)我走下港龍航空公司的班機,走出香港國際機場,在陰云和小雨中登上巴士時,終于發(fā)現(xiàn),天氣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據(jù)說,那天的氣溫只有9度。
車窗之外,滿目的綠色。在我這個北京人眼里,這冬天的綠是那么不真實,就像畫里一樣。
在巴士上結(jié)識了香港老兄Stanley,這位注冊導(dǎo)游十分熱情,用帶有些許粵語味道的普通話,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著香港。
車開到大埔林村附近,就看見有很多車在警察的指引下排隊。之前就聽說,由于春節(jié)期間會有大批香港市民前往許愿樹許愿,所以香港警方在大埔林村周邊實施人群管理及特別交通措施。警方呼吁市民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免造成交通堵塞。
大埔林村有兩棵許愿樹,一棵在村內(nèi),樹齡已有六七百年;另一棵在村口,樹齡約二三百年。聽當(dāng)?shù)厝苏f,村內(nèi)的許愿樹主姻緣,村口的主財運。不過現(xiàn)在,人們并不在意這樣的區(qū)別,只管許愿。
下了車,遠遠就看見一棵高高大大的樹,樹上掛滿了紅色黃色的紙。導(dǎo)游Stanley說,那些就是“許愿寶”。樹周圍有很多賣“許愿寶”、小商品和食品的小攤,在Stanley的指導(dǎo)下,我買了一個“許愿寶”(許愿紙,用塑料繩串連鮮橙一個,價值港幣10元),在畫滿符咒的黃色的紙上寫下愿望,然后把橙子扔上樹,只要“許愿寶”能掛在樹上,愿望就能實現(xiàn)。
輕拋之下,“許愿寶”真的掛在了樹上。在眾多“許愿同胞”的驚呼之下,我開始微笑著看別人“許愿”。其實,要成功“許愿”也不難,只要再接再厲,樹枝總會把“許愿寶”勾住。
站在樹下觀戰(zhàn)和奮戰(zhàn),其實都很“危險”。不僅隨時會有來自“許愿同胞”的“流彈”飛來,在微風(fēng)吹拂下,樹上的一些許愿寶也紛紛下落,最要緊的是要保護好腦袋,以防中“頭”彩。
一位白發(fā)老奶奶坐著輪椅,由兒孫推著前來觀戰(zhàn),一“流彈”飛來,正中肩膀,“鮮榨橙汁”濺了一身,“肇事者”大驚失色,老奶奶卻笑得十分開心:“我中彩了,來年定有好運!”
香港的春節(jié)氣氛似乎比大陸還濃,大街上、商場里,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們互相道著“恭喜發(fā)財”,公共場所隨處可見掛著紅包的花和樹,特別是桃花。當(dāng)然,有人給紅包也不要太興奮,因為里面往往不是money,而是糖果。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