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大量實驗摸索,設計出適合課堂教學的晶形生長和觀察的微量合成實驗,給出晶形合成與培養(yǎng)觀察的微型基礎新實驗方法。
關鍵詞 新實驗; 碳酸鋇晶形;顯微鏡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 (2007)01-0022-02
A New Basic Experiment Design on Barium Carbonate Crystal Synthesis and Observation//Li Chunmei1, Liu Weiming1*, Shen Yushuang2,Pei Fanghua1, Jia Miying1,Zhuang Xuhong1
Abstract Through much experiments, the growth of crystal that fitting teaching and observing micro-compound experiment is designed, meanwhile, a new basic experiment design on barium carbonate crystal minisize synthesis and observation is given.
Key wordsnew experiment;barium carbonate crystal; microscope
Author's address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s,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2.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31
目前在眾多教材中普通合成實驗較多而微觀晶形觀察的實驗較少;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新材料的晶形合成實驗有所增加,但主要是通過大型儀器表征,使其在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推廣受到限制,因此對于普通晶體和納米級顆粒之間的晶形觀察實驗,生物顯微鏡顯出一定的優(yōu)勢。為我們通過大量實驗摸索,設計出適合課堂教學的晶形生長和觀察的微量合成實驗,給出二種碳酸鋇晶形合成和培養(yǎng)觀察的完整實驗方法。在教學實踐檢驗中受到了師生的普遍歡迎,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實驗設計:
1 實驗目的
1)了解不同晶形碳酸鋇的用途及制備過程。
2)掌握用均相沉淀法和復分解法制備碳酸鋇晶體。
3) 學會顯微鏡觀察的一般使用方法。
2 實驗原理
BaCO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建材、冶金、電子和化工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碳酸鋇具有多種晶形,常見的有球形、針形、柱形等。不同應用領域?qū)μ妓徜^晶形要求不同,其中針狀BaCO3作為微電子工業(yè)及塑料,橡膠涂料等的填充料;球狀BaCO3目前在PTC熱敏電阻元件的生產(chǎn)中使用較多,它可使電容器具有較高的介電常數(shù)和溫度特征,從而使其具有小型化、高頻率、大容量等特點[1-3]。
碳酸鋇的制備方法通常有純堿法、碳化法、復分解法、毒重石轉(zhuǎn)化法和均相沉淀法。制備方法和控制條件不同對晶體形狀影響較大。本實驗采用均相沉淀法,以BaCl2,NaOH和尿素為原料,制備針狀BaCO3晶體;采用復分解法,以BaCl2和 Na2CO3為原料,制備球狀BaCO3晶體[4-5]。
均相沉淀法可使沉淀劑均勻緩慢的產(chǎn)生,有利于得到晶形完整、分散性好的晶體。當溫度高于60℃時,尿素在酸性中性和堿性溶液中均可水解,且水解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利用尿素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產(chǎn)生的O32-與Ba2+反應生成針狀碳酸鋇晶體。反應時間較長溫度較高及慢速攪拌或不攪拌,均有利于針狀碳酸鋇晶體的生成。水解反應為:
復分解法制備球狀碳酸鋇時,由于反應物濃度較大,晶體的成核速度大于生長速度,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故可得到粒徑較小的球狀晶體(粒徑μm 級)。攪拌和低溫有利于球狀碳酸鋇晶體的生成。
3 儀器和藥品
實驗儀器: 磁力加熱攪拌器、超聲波清洗器(KQ-250DE, 昆山市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恒溫水浴鍋、生物顯微鏡(BK1201,1000X重慶光學儀器廠)、掃描電子顯微鏡(日立S-570)。
藥品:BaCl2#8226;2H2O、 Na2CO3#8226;10H2O、 CO(NH2)2,NaOH,均為分析純。0.01mol/LAgNO3溶液。
4 實驗方法及步驟:
4.1 針狀BaCO3晶體的制備
1)母液的制備。稱取1.1g CO(NH2)2 ,置于50mL燒杯中,加入7.5mL 1mol/LNaOH溶液,攪拌至尿素完全溶解。再加入3.0mL 1mol/L的BaCl2溶液,混合,搖勻。加熱至50℃左右,過濾。將清液轉(zhuǎn)移到大試管中備用。
2)晶體的生成。將裝有清液的大試管置于85℃的恒溫水浴鍋內(nèi)加熱保溫1.5h至有沉淀生成。將大試管中的沉淀完全轉(zhuǎn)移到離心試管中,用蒸餾水離心洗滌至清洗水中不含Cl-,取清液,加入0.01mol/L AgNO3溶液,檢驗無白色沉淀生成。將離心試管中沉淀完全轉(zhuǎn)移到蒸發(fā)皿中,焙干,稱重,回收,計算產(chǎn)率。
3)晶體的觀察。分別在保溫時間為0.5h、1h、1.5h時取沉淀進行觀察。方法是取少量沉淀物于小試管中加入無水乙醇、振蕩(或超聲波清洗器振蕩10min)使晶體分散良好后,取一滴懸浮液滴在載玻片上,自然揮發(fā)干燥,顯微鏡下觀察;比較晶形隨時間的變化;并分別用目鏡刻度尺測量針狀BaCO3晶體的針長和徑寬的范圍。
4.2球狀BaCO3晶體的制備
1)晶體的制備。稱取1.2g BaCl2#8226;2H2O和1.4gNa2CO3#8226;10H2O分別配置成0.5mol/L的溶液置于兩個50ml小燒杯中。攪拌條件下將一種溶液緩慢滴入另外一種溶液中,將所得沉淀陳化20min。用蒸餾水洗滌沉淀不含Cl-,AgNO3溶液檢驗方法同前4.1.2。將所得沉淀溶液轉(zhuǎn)移至蒸發(fā)皿中,焙干,稱重,回收,計算產(chǎn)率。
2)晶體的觀察:顯微鏡觀察方法同前4.1.3。用目鏡刻度尺測量球狀BaCO3晶體顆粒的平均粒徑。
4.3產(chǎn)品表征及結(jié)果討論
1)沉降特性:分別取少量等量的兩種晶體產(chǎn)品,各倒入燒杯中,加入20ml蒸餾水,充分攪拌,超聲振蕩10min,然后轉(zhuǎn)移懸浮液至比色管中,上下翻轉(zhuǎn)數(shù)次,觀察,記錄完全沉降時間,比較兩種BaCO3晶形的沉降特性[6]。實驗結(jié)果:針狀BaCO3沉降速度相對緩慢,分散性較好;這個結(jié)果和下面的電鏡圖片結(jié)果一致。球狀BaCO3的粒徑雖然較小,但由于分散性較差,容易聚結(jié)成較大顆粒,沉降時大顆粒BaCO3先快速沉降,小顆粒的再緩慢沉降。
2)BaCO3晶體形貌:在顯微鏡下觀察可明顯看到碳酸鋇晶體形貌,在此用掃描電鏡圖片(SEM圖)作對比說明:針狀碳酸鋇晶體隨保溫時間的延長變長變粗,分散性較好;球狀碳酸鋇粒徑分布范圍較大,小顆粒出現(xiàn)聚結(jié)現(xiàn)象;當顯微放大倍數(shù)為1000X觀察時,碳酸鋇濃度取極稀并充分振蕩,可明顯看到單顆粒球狀晶體。目鏡刻度尺的測量結(jié)果:針狀BaCO3針長10~120um,徑寬0.4~4.5um;球狀BaCO3平均粒徑0.28um。
5 思考題
1)針狀BaCO3晶體的制備為什么選擇在堿性條件下進行?中性及酸性各有哪些缺點?
2)對比三次觀察針狀晶體形狀有什么不同之處,試分析原因。
3)試分析總結(jié)影響晶體形狀的主要條件因素。
備注說明:合成針狀BaCO3晶體的較高產(chǎn)率是保溫6小時,3課時實驗保溫1小時進行觀察;4課時實驗保溫1.5小時進行觀察;作綜合實驗還可增加純度檢驗如雜質(zhì)鈣的測試等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