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猜:“一人亡,劉邦笑,劉備哭”是一個什么字?
這個字你猜得出,說明你是懂歷史的,最起碼對歷史也是略知一二的。如果猜出了這個字并能加以點評的話,那么你做總經(jīng)理就合格了,如果你還在為他人打工,那么你肯定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打工者或者是一個優(yōu)秀的屬下。
到底是誰死了,劉邦會高興得哈哈大笑呢?當然是西楚霸王項羽。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狼煙四起,英雄紛紛揭竿,各路起義大軍驚天動地的一喊,立即震垮了一統(tǒng)天下的短命秦王朝。頓時天下無主,誰得天下?誰主沉???楚漢戰(zhàn)爭便從此拉開了序幕,項羽、劉邦,天下只有他們兩人可與之相爭,贏者為王敗者為寇,你說項羽死了,劉邦白白撿得了一個漢室江山他能不高興和哈哈大笑嗎?
到底誰死了,劉備會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呢?肯定只有關(guān)公關(guān)云長關(guān)羽了,從桃園結(jié)義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到曹操用盡心機的欲留不能。這個關(guān)羽硬是把中國文化崇尚的“忠、義、智、信、勇”的君子五德統(tǒng)統(tǒng)地集于一身,終生一心事主,義無反顧。有這樣的人做兄弟,有這樣的人做助手,真是他劉備祖宗三代的三代修陰福修來的,得之不易,可遇而不可求,失去豈能不哭,豈能不哭之又哭。
一個“羽”字,兩個英雄。同樣是死,項羽的死,雖力可拔山也無可奈何,只有揮淚別姬,橫劍自刎。隨之葬送的是一個屬于自己的西楚霸業(yè),留下的只有一曲《霸王別姬》而已。而關(guān)羽雖然是為了哥哥劉備的事業(yè)而死,死得卻是這樣的光彩,死后贏來的是中華大地滿目林立的紀念廟宇。如今的“關(guān)帝廟”里的關(guān)羽已不是一個劉備的兄弟而已;已不是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而已,人們已經(jīng)尊稱其“帝”了,連皇帝老子有時都要到其廟里去朝拜,已經(jīng)變?nèi)藶樯瘛?/p>
同是一死,二個人死后留下的是迥然不同的結(jié)果,值得我們研究,更值得人們思考。
其實當時的劉邦哪里是霸王項羽的對手,項羽實在是太厲害了,力可拔山神通無比,但一個人太厲害了,往往容易冒犯個人英雄主義。項羽敗就敗于此,力可拔山氣蓋世,沽名神勇,老子天下第一,放你劉邦一馬又如何?性格上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以為所有的屬下能力都不如己,可有可無。加上游走于戰(zhàn)場如入無人之境。驕兵必敗。最后落得個在“十面埋伏”的“四面楚歌”聲中,一曲《霸王別姬》在烏江邊用自己的劍為自己的人生劃上了句號??杀蓢@!因此,劉邦便從一個沛縣的亭長一躍成為了漢高祖。天下既定,在一次朝宴中,劉邦問臣下:你們說,我為什么能夠得坐天下。文武百官紛紛稱頌曰:是因為皇上英明,是因為皇上是真命天子云云。劉邦說道:“非也。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帶兵打仗,百戰(zhàn)百勝我不如韓信;論軍需管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及物色人才我不如蕭何。我是一個三不如的人,但我卻得了天下,是因為我能用人,而所用之人都肯為我所用,所以我有力量,所以我比項羽更神勇,所以天下才歸漢。”
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F(xiàn)在已沒有天下可打,只有商場可戰(zhàn)。只有尊重人才,重用屬下,被用之人肯為你所用,形成一個團隊的力量,才能成就銳不可擋的仁者之勇。仁者得天下,仁者之師必勝,畢竟天下歸仁矣,但愿已猜出“一人亡,劉邦笑,劉備哭”字謎的你能夠成為今日商場之劉邦。
世間多少事,值得回味,人間幾個人,留下英名?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其實憑關(guān)公他了得的本事和震耳的名聲,有周倉的仰慕而相隨;有廖化的敬服而跟從,他要另立山頭擁嘍啰而自立為王,舉大旗而自稱好漢也未嘗不可。有道是寧為雞頭不甘鳳尾?,F(xiàn)在這樣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但如果他這樣做了,即成了綠林好漢、草莽英雄,流星一逝而已;如果他這樣做了,那他就不叫關(guān)云長關(guān)羽了。這個關(guān)羽硬是把自己做成一個大寫的人,把自己的品牌做得響響亮亮,直入云霄。一生不愛財,不愛色,不重爵,不重祿,不聽虛假的推心置腹。胸懷五個大字即“忠、義、智、信、勇”。終身事主,一心為兄?,F(xiàn)摘錄毛宗崗點批,金圣嘆鑒定的《三國演義的政治與謀略》一書第40頁的內(nèi)容奉上:“人情未有不愛財與色者也。不愛財與色、未有不重爵與祿者也。不重爵與祿,未有不重人之推心置腹,折節(jié)敬禮者也。曹操所以駕馭人才,籠絡(luò)英俊者,特此數(shù)者已乎!是以張遼舊事呂布,徐晃舊事楊奉,賈詡舊事張繡,文聘舊事劉表,張邵乃袁紹之舊臣,龐德乃馬超之舊將,無不棄故從新,樂為之死。獨有關(guān)公,心戀故主,堅如鐵石;金銀美女之賜不足以移之;偏將軍漢壽亭侯之封不足以動之;分庭抗禮,杯酒交歡之異數(shù),不足以奪之;夫而后奸雄之術(shù)窮矣!奸雄之術(shù)既窮,始駭天壤間不受駕馭,不受籠絡(luò)者,乃有如此之一人。即欲不吁嗟敬仰,安可得乎?”為了一句安可得乎?曹操用盡了心機終未可得,是曹操無福也;劉備無意間得遇關(guān)公,而終身得其忠心耿耿的相助,是劉備的造化也。其實曹操無福也罷,劉備造化也罷,都取決于關(guān)公自身的品德,品德高,故而品牌響。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關(guān)公無意爭名卻留下了身后不滅的美名,而劉備與曹操生前爭名、爭利、爭天下、爭得個你死我活,死后卻不如一個屬下的名氣大。這是他們所沒有想到的,如今來看誰得誰失顯而易見耳。
得之非得,失亦非失,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如果你身為打工者,那就做一個優(yōu)秀打工者,何妨?畢竟蕓蕓眾生多,英雄俊秀少,何況當今這個社會并不是說你有水平,有能力,你就一定擁有事業(yè)。還是孔夫子有見地,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說過:“命也,運也,時也。”這并非宣揚天命,著實是理數(shù)矣。你們看窗外那株花木?;▋H數(shù)朵而已,葉子卻無數(shù),花雖耀目,它畢竟要承當風吹雨打花落成泥的風險;葉雖平常且平凡,但它給花帶去生機和生命基色的同時,也使自己平穩(wěn)地度過了四季,所以說如果是葉子,那就做一片健康向上的葉子。關(guān)羽難道不是“三國”這株花木上的一片美麗的葉子嗎?
【責編 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