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陪母親去逛小街,那里有許多賣西安小吃的商鋪。母親要到攤子上去買兩袋柿子餅。
母親最后買到了柿子餅,不過讓我有些吃驚的是,我遠遠地看著母親是在一家東北小店買到的。我感到很疑惑,這柿子餅分明是西安的特產,這滿街都是賣柿子餅的西安當?shù)厝?,做出的東西一定最原汁原味,但是母親卻偏偏買了東北人賣的柿子餅。于是,我就問母親:“你怎么不買西安本地人的柿子餅卻買東北人的柿子餅呢?”
母親回答道:“我走了這么長一段街,只有那東北的老板很熱情地微笑著招呼我說:‘大媽,您來嘗嘗柿子餅吧’,所以我就買了他的東西。其他的西安本地老板大概都覺得自己的東西才是正牌,居然沒有一個人沖我微笑著打聲招呼?!?/p>
我抬頭望去,果然發(fā)現(xiàn)那東北的老板門前顧客很多,而他旁邊的西安商鋪卻盡顯冷清。于是我斷定,母親是被一聲熱情的招呼,一抹熱情的微笑所打動的。
這讓我想起一件真實的事情。有甲、乙、丙三個出租車司機。他們同屬于一家出租車公司,關系很好,雖然大家都是一起干同一種生計,但是各人賺錢的能耐就有差距。其中乙賺的錢最多。
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飯,甲忽然問乙,他說:“兄弟,我有個問題一直想問你,為什么我們仨每次一起在停車場等客,顧客總是喜歡上你的車呢?”
乙呵呵一笑,沒有回答。
于是丙也問了:“就是啊,我也一直想問了。甲的車號‘8518’,我的車號就更好了——‘8688’,你的車號那叫啥嘛——‘7414’!可那些客人怎么就是喜歡上你的車呢?”
乙終于說了:“其實沒有什么,只是每次等客的時候,你們都坐在車里干坐著,而我卻總是習慣把頭伸出去沖顧客微笑而已。我以前也問過顧客,為什么選擇坐我的車,他們就回答我說:‘因為你是第一個伸出頭向我們微笑的人’!”
甲和丙恍然大悟。
而今天我也深有感悟,原來物質產品的優(yōu)良并不能完全決定機會的歸屬,在現(xiàn)代社會大家都很積極進取,大部分人之間的能力差別并不大,這時候,往往是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才最能打動人。
我想,如果把我的母親這樣的消費者和坐車的顧客都比作一種機會,那么那個第一個伸出頭向機會微笑的人,就將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