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菜園,就是懷念童年,懷念故鄉(xiāng)。
那是一個色彩斑斕、內(nèi)容豐富的世界,彌漫著青青植物的氣息、燦爛陽光的味道,晶瑩的露珠在肥大的葉片上滾動,充滿了一種古樸鄉(xiāng)村獨具的神秘、寧靜、幽邃。
菜園在村北,沿一條羊腸小路,過村里吃水的那口老井,便是一個扁長的池塘,名井北灣。菜園便在池塘北側(cè),每戶大約有三四分光景,方方整整,阡陌縱橫,像一塊碩大的綠色棋盤。外圍是一圈半人高的籬笆墻,有用玉米秸的,有用荊棘條的,也有埋一圈榆樹或柳樹枝條的,長出一面綠生生的墻來。每家的地頭上都有一口水井,磚砌的或者草皮簇生的井口,用結(jié)實的榆木或槐木做成支架,上面架著轆轤,一根長長的井繩纏繞其上,另一頭垂進井里……無人的中午,陽光遍布,地頭上插著一張銹跡斑斑的鐵锨,四周綠色漫溢,蒸騰著一股濃郁的草葉清香,偶爾有幾只小鳥在上空飛掠而過,構(gòu)成了一幅動靜相宜的圖畫。
童年的記憶里,夏秋時節(jié)的菜園是最美的。年輕的祖父頭戴斗笠,穿一件潔白的的確良襯衣,露出結(jié)實的古銅色胸膛,雙腳扣地,一下下吃力地搖著轆轤,清亮亮的井水沿著窄窄的水道緩緩流淌,干燥的泥土被潤濕了,發(fā)出細微的“叭、叭”聲。我在菜地的另一頭看水,水滿溝了就喊一聲。這是一項很清閑的工作,我不時地從地里折一根細長的蔥葉,做吸管喝水道里的水,那水甘甜、清涼,又是天然冰鎮(zhèn)的,帶有一股清新的若有若無的泥土的腥味兒。水道兩旁鋪滿了矮矮的、綠油油的小草,因為從不缺少水分,長勢旺盛,綠得逼人的眼。井臺邊有一株粗矮的老榆樹,造型奇特,虬枝盤旋,葉子疏疏落落的,一副飽經(jīng)滄桑的模樣。幾叢蘭花點綴其間,開著淡紫色的小花,飄溢著縷縷清香。有時候,我愜意地躺在新翻的泥土上,只見碧空如洗,藍藍的天空上白云朵朵,陽光晃得人睜不開眼……
地里一片青翠,大白菜、馬鈴薯、青蘿卜或芥菜,中間夾雜著一兩畦韭菜、蔥,它們都是蔬菜中的平民,樸實,潑辣,綠色無公害,與現(xiàn)今塑料大棚里種植的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它們豐富著每家每戶的飯桌,滋潤著農(nóng)家人貧窮但知足、快樂的生活。
可惜的是,這樣古樸、美好的菜園,如今已難覓蹤影了。
對菜園的懷念,就是對童年和故鄉(xiāng)的懷念,彌漫著青青植物的氣息,燦爛陽光的味道……更多的,是祖父慈祥的面容,他穿著那件潔白的的確良上衣,敞著懷,一下下吃力地搖著轆轤,神情專注。菜地里青翠可人,馬鈴薯花開了,一簇簇淡白或藍紫色的小花在風中招搖。
夕陽西下,不遠處的村莊升起了裊裊炊煙,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