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縣金石橋鎮(zhèn)農(nóng)民鄭云,2005年的冬天,在市場上以每公斤3元的價格收購冬筍2500公斤。經(jīng)窖藏保鮮至春節(jié)期間,冬筍價格驟漲至每公斤7~8元,且產(chǎn)品供不應求。一個冬天下來,僅此一項就獲利7000余元。由此可見,冬筍保鮮獲利多。其保鮮主要有如下五法:
1.窖藏法。選擇新鮮未破損的冬筍放置于2-3米深的窖內(nèi),窖底部先鋪上一層10厘米厚的黃沙土,沙土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再將冬筍一根根地擺好(尖朝上,蔸接地),一層沙土一層冬筍,以不露筍尖和筍殼為佳。全部擺完后,再蓋一層黃沙土。然后用木板或石塊密封窖口,再加封一層塑料薄膜,可防止雨水滴入。密封后,每隔30天檢查1次,看是否有變質腐爛的筍,如有則將其清理干凈。此法可儲藏保鮮冬筍60~90天,保鮮效果好。
2.封藏法。將自家的水缸、酒壇和陶瓷大罐清洗干凈,最好在太陽光下曬干或烤干,將無損傷的冬筍放入。放入時不能亂倒亂放,要一根根豎立擺好,再添放些谷殼或米糠。填滿后,用雙層塑料薄膜密封并用繩子扎緊捆牢。也可以將無損傷的冬筍放入不漏氣的塑料袋內(nèi),扎緊袋口。之后,將裝冬筍的容器放于陰暗通風處。此方法一般可保鮮冬筍30~40天。
3.松針儲藏法。選一間避風的空屋,儲藏少量冬筍時,可用木箱、竹簍、紙箱等作容器。先將室內(nèi)打掃干凈,用石灰水消毒。然后在箱、簍的底部鋪上一層7~10厘米厚的松針葉(干葉、鮮葉均可),把未破損的冬筍逐個擺在松針葉(厚度7厘米)上。同時,箱、簍的四周也必須用松針葉圍好,填滿空隙。箱、簍內(nèi)可根據(jù)空間的大小擺放,空間小的擺3~5層,空間大的擺放層數(shù)不限。總之,最上層必須蓋上松針葉和塑料薄膜。儲藏期內(nèi)每隔20天查看1次,撿去腐爛筍。此法可儲藏保鮮冬筍60~90天。
4.沙藏法。在室內(nèi)用磚塊砌一個高50厘米左右、長和寬不限的池子。池底鋪7~10厘米厚的干河沙。然后將完好無損的冬筍尖朝上豎立排列擺放在沙上。筍間的空隙也必須用河沙填滿。冬筍的上層蓋7~10厘米厚的河沙,以不顯露筍尖為度。此法可儲存保鮮冬筍40~60天,保鮮效果比較好。
5.蒸制法。將冬筍剝殼洗凈,再將冬筍一破兩半或對分四開,放人蒸氣鍋中蒸熟或放在清水鍋里煮到六成熟后撈起,攤放在籃子里或篩子上,懸掛或擺放在陰涼通風處,可保鮮10~15天。此法僅適用于破損的冬筍或近期要食用的冬筍。(湖南 賀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