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經(jīng)夸贊他的弟子閔子騫是個大孝子??桌戏蜃訛槭裁纯滟濋h子騫?這里邊有個真實的故事,咱們就從頭說起吧!
當(dāng)年,孔夫子在家鄉(xiāng)魯國辦私學(xué),收了三千多名學(xué)生,其中就有閔子騫。閔子騫的娘在他兩歲就死了。他爹閔先生,第二年在蕭國又娶了一個妻子(蕭國就是現(xiàn)在安徽省蕭縣)。這位繼母開始的時候?qū)﹂h子騫還算疼愛,可自從她三年內(nèi)連生兩個白胖小子后,對閔子騫就是下雨出太陽——假情(晴)。當(dāng)著丈夫的面,她對子騫乖兒長乖兒短地叫,句句都是蜜里拌油。一旦閔先生不在,她只把親生兒子當(dāng)成是塊寶,別人的兒子不如一根草。閔子騫十歲時,跟孔夫子學(xué)了“忠恕”之道。因為閔先生長年在蕭國當(dāng)差,子騫的兩個弟弟年紀(jì)又小,需要格外照顧,繼母一個人操持家務(wù),里里外外非常辛苦勞累。子騫打心眼里想孝順和尊敬后娘。
閔子騫十二歲那年,閔先生為了照顧妻兒,干脆把家從魯國遷到蕭國,在都城東南五十里的鄉(xiāng)村安家落戶。閔先生常??匆姾笃奁圩域q,吃飯時多給他盛,做了新衣也先給他穿,心里一塊石頭也就落了地。
閔子騫十四歲那年臘月的一天,閔先生置辦了一份厚禮,準(zhǔn)備拉著全家人去探望亡妻的父母。誰知,頭一天晚上,后妻和小兒子受了風(fēng)寒,一直在發(fā)燒。后妻對他說:“騫他爹,你就帶兩個大兒子先去吧,要是再拖兩天,到時候大雪鋪地,路就不好走了?!?/p>
天亮后,吃完早飯,閔先生套上牛車,把禮物裝好。等兩個兒子上車坐穩(wěn)后,他才打了個響鞭,趕著牛車出了莊。
剛出莊,閔先生看見子騫捧著《春秋》看,便說:“騫兒,這書你不是看過很多遍了嗎,怎么還看呀?”
“爹,先生說,溫故而知新。”
聽子騫這么說,閔先生高興地點點頭。大約走了兩個時辰,牛車經(jīng)過瓦子口,突然起了大風(fēng),還飄著雪花。閔先生一回頭,見二兒子喜眉笑眼地雙手接著雪花玩,子騫卻縮頭縮腦,沒一點精神,就問道:“子騫,昨晚讀書,又熬夜了?”
“沒有?!?/p>
“早飯沒吃飽?”
“吃飽了?!?/p>
“既然沒有熬夜,也吃飽了飯,就要坐有坐相,看看你弟弟!你娘做的新棉襖,你的比弟弟的厚,難道還嫌冷嗎?”
“兒不冷,不……”子騫說罷,強(qiáng)打精神挺挺身子。
牛車來到象山腳下,閔先生讓子騫下車,把牛梭頭扶正。誰知子騫一下車,身子就哆嗦不止。閔先生一看,立刻生氣了:“車到了村頭,讓別人看見你那樣子,就會笑話咱的。快點,直起腰來!”
“是、是、是……”子騫哆哆嗦嗦地回答。誰知,他不但沒有直起腰,反而顫抖得更厲害,連牙板骨也“得得”的響。
閔先生看在眼里,一股怒氣沖上心頭,揚(yáng)起牛鞭,對著子騫的新襖,“叭啦”就是一鞭!
這一鞭驚天動地,把子騫的新襖打開了花。呼啦啦的北風(fēng)中,只看見一朵朵蘆花從子騫的棉襖里飛出來。閔先生一看,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車走向子騫,從棉襖中掏出一把,果真全都是蘆花!他遲疑片刻,又去看二兒子的棉襖,順著襖縫,看見絲絨,再用手攥一下衣角,果然不假。閔先生這才恍然大悟:一個是親娘生,一個是晚娘養(yǎng);一個是絲絨,一個是蘆花……
剎那間,他只覺得天昏地暗,五臟六腑就像被油煎火燎一樣難受,撲簌簌兩行老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滾落下來。他踉踉蹌蹌抱住子騫,放聲大哭:“子騫,爹屈打你了……”
子騫見爹痛哭,自己也想起親娘來。爺倆抱著哭了好半天。只聽黃?!斑琛钡囊宦?,方才回過神兒來。閔先生叫一聲:“騫兒,上車!”
等子騫在車上坐穩(wěn),閔先生給牛扶正梭頭,一勒韁繩,調(diào)頭往回趕。子騫忙問:“爹,你這是……”
“咱們回家,不去你姥姥家了!”
“來趟不容易呀!為什么要回去?”
“爹還有臉到你姥姥家去嗎?到了那里,人家不就罵你爹心狠、你后娘心壞嗎?”
“爹叫兒成器,必須凍其骨??!”
閔先生搖搖頭。平時,都說他脾氣好;不過,要是犟起來,八頭牛也拉不過來。隨后,他揚(yáng)鞭喝牛,急往家趕。
下了牛車,閔先生踹開院門,怒沖沖走了進(jìn)來。后妻從內(nèi)屋出來,見丈夫臉色鐵青,不知是何緣故,問道:“騫他爹,你怎么這個時候回來,是為了啥事呀?”
閔先生沒有回答,只把兩個孩子往后妻面前一領(lǐng),指著子騫的棉襖說道:“你自己做的好事,自己看看吧!”
后妻一看,知道自己做的虧心事露餡了,羞得臉像個紫茄子,雙手一捂,喊爹叫娘地哭了起來。
“再哭我也不能饒你!”閔先生邊說邊找來一方素絹,握著筆唰唰寫起字來。
后妻知道他此時寫字,沒什么好事,急忙問:“騫他爹,你在寫什么?”
“休了你這賤人,趕你離開這個家,才能洗去閔家的恥辱!”
后妻一聽,如雷擊頂,邊哭嚎著“這可叫俺怎么活呀”,邊向門外跑去。子騫急忙追上去,連說帶勸,好不容易把后娘勸好了,攙著她回來。他往閔先生腳下一跪,為后娘求情,說:“爹,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君子之過如日月之燭……”
閔先生急忙打斷子騫的話,把寫好的休書往后妻面前一扔,說:“騫兒,你不要為她開脫不仁之錯!她不是個好女人,還能是君子嗎?爹一定要把她休了!”
“爹,孩兒兩歲喪母,是后娘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費盡了千辛萬苦。要是休了我娘,誰給咱縫補(bǔ)衣衫,誰給咱做一日三餐?”
子騫說罷,又叫來兩個弟弟一同跪在爹面前。兩個小一點的兒子,也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爹,你就饒了我娘吧?!?/p>
閔子騫看著兩個小弟弟,邊哭邊說:“爹,娘不能離開咱家!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呀!”
閔先生仍然怒氣不消,說:“可她……人無德行,不如畜生!”
俗話說:人非木石,孰能無情。丈夫的教訓(xùn),使后妻悔恨萬分;子騫的一席話,讓她開了心竅。她上前扶起了子騫,滿面羞愧地說:“騫兒,都是娘不好,娘偏心,虧待了你!”然后,又轉(zhuǎn)向閔先生,懇求說:“騫他爹,求你饒了我吧!從今往后,我若不厚待騫兒,就天打雷轟!”
氣得半天說不出話的閔先生,此時心里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他兩只眼睛死死盯著地上的那方休書,是休是饒,舉棋不定。閔子騫見閔先生左右為難,便拾起那封休書,當(dāng)著父親的面,扔進(jìn)了火盆里。
當(dāng)晚,后娘先是拆了子騫被打壞的棉襖,又為他做了件絲絨新襖。天明時分,風(fēng)停雪止,煙消云散。子騫穿上了新絨襖,全家人都高興極了。
孔夫子知道這件事后,說:“孝哉,閔子騫!”從此,閔子騫一直追隨孔夫子,成了賢人。他家住過的那個村,后來就叫“閔賢”。閔先生勒牛車回頭的地方,后人管它叫“車牛返”。至今這里還流傳著一首民謠:
鞭打蘆花車牛返;
仁義道德最為先;
夫休后妻兒救母;
子騫美名代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