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有家時髦養(yǎng)老院
如今,在沈陽市養(yǎng)老院居住的老人們甭提有多高興了,為了豐富養(yǎng)老院老人的生活,養(yǎng)老院利用現(xiàn)有資源,開展了“異地旅游養(yǎng)老”。老人們可以在條件允許時到外地城市小住一段時間,換換心情。想充電的老年人能上老年大學。養(yǎng)老院里還專門開設了一個老年網(wǎng)吧,成立了專門的老年網(wǎng)站,想親人可以在網(wǎng)上視頻聊天。很多老人的兒女在外地,平時一年半載也不能來看望老人一次,只能通過電話來詢問對方的情況?,F(xiàn)在老人們可以通過網(wǎng)上視頻和遠在他鄉(xiāng)的兒女們“見面”了。
(摘自《新晚報》)
老夫妻玩跳棋“跳”動生活 “棋”樂無窮
在北京朝陽區(qū)團結湖有一對“棋迷”老夫婦,13年來跳躍的棋子成了他們晚年生活一個“玩伴”。張萬鵬和老伴退休后,讓他們樂此不疲的是每天至少要殺3盤跳棋,每下完一盤棋老夫妻還詳細做記錄,到2006年底他們累計對弈16000余盤,正因為有了這個賽況記錄本,才讓他們每天堅持下棋,娛樂成了習慣。開始,老伴對跳棋規(guī)則只略知一二,張老便手把手地教她怎么借橋、拆橋、堵子,給自己搭橋。先是張老邀請老伴,后來便是老伴催他,從此,閑暇時光就讓跳棋“霸占”了。張老玩跳棋可是高手,不過幾年過去,老伴的棋藝進步很快。茶余飯后二老經(jīng)常下跳棋,一來娛樂消遣,打發(fā)時光,再者活躍頭腦,鍛煉思維。一張自制的三合板棋盤陪伴他們13年。去年張老因病住院20多天,老伴也不忘把跳棋帶到病房。每天大夫查完房,掛上吊針后,二老就開始對弈。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得飛快,下跳棋讓張老暫時忘卻病痛。他們說:“幸福愉快的晚年生活要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chuàng)造,下跳棋讓我們夫妻舞翩躚,‘跳’出晚景勝春潮?!?/p>
(摘自《北京社會報》)
鳳凰臺年紀最大的主持人
曹景行在鳳凰臺所有主持人中,是年紀最大的。他生于上海,1978年從皖南山區(qū)回到上海,進入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到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世界經(jīng)濟。年過40,移居香港,一切又從頭開始。在香港,他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亞洲周刊》當撰述員,一做8年,期間專任編輯、資深編輯、副總編輯,也兼任《明報》的主筆,寫社論和評論。1997年,他忽然感到自己已是50歲的人了,應該找一些更加有趣的新鮮事情做做看,于是改行做電視,成為鳳凰衛(wèi)視最具長者魅力的主持人。
(摘自《老同志之友》)
“罵癱人”案一審宣判罵人者擔三成責任
江西省峽江縣某村村民劉某和李某因菜地澆水引發(fā)糾紛,互相對罵。劉某回家后遂發(fā)疾病,被家人送往當?shù)蒯t(yī)院,經(jīng)醫(yī)院診斷為“腦室出血、腦血管畸形”,導致身體左側(cè)偏癱。事后,經(jīng)法醫(yī)鑒定,劉某為傷殘二級,技術鑒定為腦血管脆性較高,在情緒激動的誘因下致腦出血。住院期間,劉某花費各項醫(yī)療費用等共計4.5萬元。
劉某的家人認為,劉某偏癱是因李某辱罵所致,要李某承擔所有醫(yī)藥費。在索賠無果后,將李某告上法庭。法院審理認為,致劉某偏癱是其本身有病,氣憤之下誘發(fā)是引起其偏癱的外因,其本人應該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劉某應該對事件負主要責任。因李某的行為引起受害人劉某舊病復發(fā),李某對此應承擔次要責任。遂判決罵人者李某賠償1.5萬元。
(摘自《老年日報》)
六旬老漢照顧癱瘓嫂子11年
在江西省新建縣幸福陳家村,說起67歲的陳長旺,村民都豎起大拇指,“如果沒有陳長旺,83歲的嫂嫂毛錢洲癱瘓后,根本沒辦法熬過11年。”
陳長旺7歲時,父母就雙亡,自己是哥哥帶大的。毛錢洲是哥哥迎娶的第二任妻子,為哥哥生下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1972年,哥哥突然患病撒手人寰,扔下兩個不滿10歲的孩子給嫂子。從此以后,毛錢洲就一人扛起了照顧這個家的重擔,終于將兩個孩子拉扯大,并為他們先后成了家。
1996年秋天,72歲的毛錢洲突然中風了,癱瘓在床上,陳長旺主動提出,癱瘓在床的毛錢洲由他來照顧,侄子可以安心出外賺錢。從此以后,每天給嫂子端茶送飯倒便,洗臉洗腳洗衣服和洗澡等,成了陳長旺必做的家務。在陳長旺的悉心照顧下,83歲高齡的毛錢洲,臉色紅潤,頭腦清醒,心情愉快,癱瘓多年的右手已經(jīng)變得很靈活了。
(摘自《上海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