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名
2006年6月,一位年輕的中國鋼琴家與多明戈、祖賓梅塔等眾多世界著名藝術(shù)家參加了德國世界杯開幕音樂會,站在一大群聲名顯赫的藝術(shù)家中間,他的出眾才華與青春陽光的笑容贏得了更多人的贊嘆。這位了不起的年輕人就是郎朗,剛剛24歲,卻與柏林、維也納、美國的所有一流樂團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guān)系,并已經(jīng)在全世界所有著名的音樂廳舉辦過個人獨奏會。他的音樂會在歐美票房排名第一,他的CD銷量在美國、德國、維也納排行第一……
3歲的時候,郎朗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開始學(xué)習(xí)鋼琴。他在童年歲月,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著自己的手指靈活而快樂地在鍵盤上跳躍,那簡單的黑白色對于郎朗來說就是最美麗、最鮮艷的顏色。郎朗很努力,一直都不用父親督促。自從5歲第一次獲得沈陽鋼琴比賽第一名之后,很多次國家級的鋼琴比賽,郎朗的成績都一路領(lǐng)先。而有一場比賽卻讓郎朗第一次有了人生的挫敗感。
1990年,郎朗參加了在太原舉行的全國首屆少兒鋼琴比賽。賽場上,小郎朗鎮(zhèn)定自若、輕松自如的演奏贏得了熱烈的掌聲,人們包括郎朗自己都覺得第一非他莫屬。但最后的結(jié)果卻出乎意料:郎朗的名次只排在第七,得了個優(yōu)秀獎。成績公布的那一刻,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還不到十歲的郎朗,大家以為他會哭,以為一個孩子只會白白地承受成人世界里的不公。而郎朗非但沒有掉一滴眼淚,反而昂首挺胸地沖進評委室,指著那些派頭十足的評委,大聲質(zhì)問:太不公平了!你們怎么會這么不公平?
郎朗生性是倔強的,他不能默默忍受毫無根據(jù)的裁判,他希望評委們能夠給他一個公正的答復(fù),評委們卻都沉默不語。郎朗憤怒了,他拒絕接受那只作為獎品的玩具小狗,那是屬于第七名的,但絕對不是自己的。父親卻替他領(lǐng)回了獎品,并把那只玩具小狗擺放在郎朗的鋼琴上。父親告訴郎朗:發(fā)脾氣是沒有用的,最要緊的是自己爭氣。一個人的成長,隨時都會遇到不公平,面對各種不如意,可以憤怒可以質(zhì)疑,但最好的方式是讓它成為一種激勵——有本事,就讓這只玩具狗成為最值錢的狗!郎朗哭了,他畢竟是個孩子,在父親殷殷期待的目光里,他的委屈不需要掩藏。
玩具狗成了郎朗最忠實的伙伴,它每天都在認(rèn)真傾聽郎朗的琴聲,見證他一次次的進步,感受郎朗年幼世界里的歡喜悲憂。郎朗亦把它當(dāng)成激勵,激勵自己以更堅定的步伐向前走,以更完美的姿勢迎接充滿挑戰(zhàn)的未來。郎朗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把它擎起來,讓它好好看我的成功!”郎朗絕對是個說到做到的孩子,但成功不會輕易到來。
名師的預(yù)言
1992年,郎朗的父親辭去原來的工作,帶著郎朗來到北京報考中央音樂學(xué)院。在為期一年的考前補習(xí)中,郎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那段時間,郎朗和父親住在一間筒子樓里,冬天挨凍,夏天挨蚊蟲叮咬,郎朗每天最少要進行8個小時的訓(xùn)練;口袋里的錢不夠花,就用方便面敷衍咕咕叫的肚子;房間里除了鋼琴和一張床,再也沒有別的擺設(shè)……面對拮據(jù)的經(jīng)濟條件、苦不堪言的練琴環(huán)境,郎朗都沒有退卻。但是,在一位的教師的“預(yù)言”里,郎朗卻退卻了。
經(jīng)別人介紹,郎朗遇到了一位很有名氣的鋼琴教師,但她并沒有把郎郎當(dāng)成可塑之才。她百般刁難,言語刻薄,別人兩周的課程要郎朗一周來完成,而無論郎朗完成得多出色,她從來不開口表揚,她曾不止一次地直言郎朗根本不會有前途,最后干脆下了逐客令:你就是白開水一杯,最好別彈琴了,你的水準(zhǔn)去二級三級的音樂學(xué)校學(xué)習(xí)還勉強可以。
要知道,一名教師的“預(yù)言”對一個滿懷夢想的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何況,她那么有名氣,經(jīng)驗豐富,見多識廣,她稱你是塊金子,那你就絕對區(qū)別于那些破銅爛鐵;她說你是杯白開水,那就說明你實力不夠、潛力不足,那自己何苦非要成為雞尾酒呢?郎朗心灰意冷,第一次覺得彈琴竟然是這樣令人沮喪,他對自己產(chǎn)生了從未有過的懷疑,開始打退堂鼓。
這一切,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讓郎朗接受最好的音樂教育,他跟隨郎朗一路來到北京,又當(dāng)?shù)之?dāng)媽。對郎朗,他甘愿吃苦,卻見不得郎朗的自暴自棄??粗プ非髣恿Φ睦衫?,父親終于忍不住自己的暴躁,在一個黃昏,郎朗晚歸兩個小時之后,父親對郎朗掄起了拳頭。雨點般砸在郎朗的身上,他只是哭喊著任由父親暴打。父親似乎也感覺到了那種心灰意冷,僅僅是住手之后的一瞬,便將一包藥拋在郎朗面前,一字一頓地說:“彈不好琴就別活了,要么跳樓,要么吃藥,你選一樣!”
望著突然陌生而殘酷的父親,郎朗的心針扎一般——是屈服于父親還是做平生第一次反抗?骨子里的倔強讓郎朗抓起那些藥片朝墻上狠狠摔去,然后低頭使勁地撞向父親?!拔也幌胩鴺且膊怀运?!我又沒有錯!憑什么就因為一句不行而讓我去死?憑什么?我沒錯!沒錯……”郎朗不停地哭喊,這是一個孩子惟一也是最原始的抵抗。他不明白,自己沒有絲毫的懈怠,卻為何得不到一句公正的評價?
父親終于從悲憤中徹底清醒,他緊緊抱住兒子,強忍淚水。他怎么會讓自己的兒子去死,他只是有著和兒子一樣多的困惑和不平??!郎朗又何嘗不了解自己的父親。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放棄,對父親而言同樣是一種殘酷的傷害。別人可以肆無忌憚地評價自己,而自己卻不能失去希望。因為——他是一家人的希望。郎朗下定決心: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自己一定要好好練琴,而且一定要練好琴!努力總會有好收成。到北京的第二年,郎朗以全國第一的成績順利考進了中央音樂學(xué)院附小。
他的時代
接下來的幾年里,郎朗一邊刻苦練琴一邊參加各種國際性的鋼琴比賽。接連不斷的好成績讓人們逐漸了解并且喜歡上了郎朗。中央音樂學(xué)院附小還沒有畢業(yè),郎朗就收到了美國科蒂斯音樂學(xué)院的入學(xué)通知書。歷史悠久的柯蒂斯音樂學(xué)院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全校只有150名學(xué)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鋼琴天才少年,而郎朗則是第一位來自中國的學(xué)生。臨走的那天,15歲的郎朗帶了一面國旗。郎朗長大了,他知道,從這一刻開始,他的雙肩要變得強壯了,因為它將擔(dān)當(dāng)?shù)酶唷?/p>
柯蒂斯音樂學(xué)院濃郁的文化氛圍和優(yōu)越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讓郎朗的鋼琴技藝迅速提高。入校三個月,郎朗舉行了三場個人音樂會,三個月后,就成為美國著名文體經(jīng)紀(jì)公司IMG的簽約鋼琴家之一——屬于郎朗的時代即將來臨。
1999年6月的一天,在盛大的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jié)明星演奏會上,郎朗終于走到了世界音樂的最前沿。誰都沒有想到,鋼琴演奏家安德魯·瓦茲會在即將上場演奏的時候突然身體不適。誰都沒有料到,情急之中,主辦方竟然想到了郎朗,這個剛剛17歲的中國小子。在即將開始演奏的那一刻,郎朗深情地凝望著臺下的觀眾,他的內(nèi)心涌動著澎湃的激情。是的,這是一場決定他命運的演出,而他必將取得勝利。每個人的夢想都是美麗的,而追求夢想的過程卻是如此艱辛。多少汗水與淚水、多少不為人知的痛苦掙扎才換來這一時刻的到來??!郎朗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這支曲子,郎朗9歲的時候就開始練,不知道彈過多少遍。他很快找到感覺,輕松進入狀態(tài)。他忘記了自己,他陶醉在音樂的世界里,他的指尖在黑白鍵盤上優(yōu)美飄逸地舞蹈著……精湛、完美的演繹讓全體聽眾如癡如醉。當(dāng)最后一個音符演奏完畢,聽眾全體起立歡呼,如雷般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郎朗成功了!
這場臨時替代演出的確改變了他的命運。第二天,美國三大報紙之一的《芝加哥論壇報》高度贊揚“郎朗是世界上最偉大、最令人激動的鋼琴天才”。從此,郎朗與世界上所有的一流樂團陸續(xù)簽約,開始了他的音樂演奏生涯。成名后的郎朗,每年在全球有近150場的演出,他的演出計劃已經(jīng)排到了2009年。郎朗帶著音樂滿世界地跑,“郎朗旋風(fēng)”越來越強勁,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他獲得過伯恩斯坦藝術(shù)成就大獎;他被美國著名《人物》雜志評為“20位將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之一;他是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最年輕的國際親善大使;美國CBS電視臺新聞60分鐘播出郎朗的專題報道,該欄目曾經(jīng)報道過的惟一一位中國人是鄧小平……
面對這些,郎朗始終都清楚自己最該做的最想做的是什么。他可以張揚,那是一種必須的激情,但絕對不能驕傲,那是對自己的不負(fù)責(zé)任。成名并不代表未來就是一馬平川,他前面的路還長,他需要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方向。遭遇過不公,忍受過屈辱,有過抗?fàn)?、有過沮喪,但郎朗一直都沒有放棄努力。機遇降臨給有準(zhǔn)備的人,這絕不是一句空話。
(責(zé)編 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