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同經濟引擎明顯減速,市場對于美聯(lián)儲降息的預期增強,令國際匯市美元全面走軟,從而引發(fā)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xù)走高。另一方面,中國外匯儲備10月份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天,而前10個月的貿易順蓐累計已達到1336億美元,這些都成為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
2006年1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以8.0702起步,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緩步上又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過程。按照12月29日的匯率中問價7.8087計算,人民幣在這一年中升值了2615個基點。
2006年1月4日的報價與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完全相同。從這一天開始,詢價交易這一國際主流交易機制被引進中目,揭示了外匯交易方式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被賦予了更為市場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幣匯率注定在這一年罩以更富彈性的方式運行。
5月15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1美元對8元人民幣。在此后的2個月內,人民幣匯率始終繞著這個重要關口上下波動。7月20日,人民幣匯率中問價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從此告別了這個關鍵的位置。
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幣匯率突破7.88。此后的一個月間,人民幣匯率相繼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關口。
12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破7.83關口,以7.8240再創(chuàng)匯改以來新高。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累計升值幅度已超過3.65%。
12月14日,首次中美戰(zhàn)略經濟對話舉行的當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了7.82關口。第二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又以7.8185再創(chuàng)匯改后的新高。按照當甘的數(shù)據計算,匯改之后人民幣已累計升值超過3.72%?
12月29日,人民幣匯率再創(chuàng)匯改以來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關口達到7.8074。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shù)據顯示,2006年人民幣的月平均匯率已從1月份的8.0688升值至11月份的7.8652。
唪根大通中國研究部主管及大中華首席經濟師龔方雄認為,人民幣被低估造成目前外匯儲備過快增長、基礎貨幣投放過快,是市場流動性過剩的根本原因。鑒于此,他認為人民幣仍然有必要加快升值的步伐,明年將有10%左右的升值空間。
實際上,2006年人民幣匯率連續(xù)突破重要心理關口,已令眾多知名機構和學者紛紛調整,了自己對人民幣升值幅度的預估。高盛經濟學家梁紅將未來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的美人民幣匯率預估值由原先的7.80、7.67、7.50調整至7.69、7.58和7.41。按其預測,未來12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將升值6.4%。
與此同時,國際市場要求中國擴大人民幣匯率日浮動區(qū)間的呼聲日漸高漲。12月14日,首次中美戰(zhàn)略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因美國財長保爾森“以最明確的方式告知中國需要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而令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速度和幅度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