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先人們不像我們今天這般做任何事都自由自在,因為沾了科技的便宜,就可上天入地,幾乎無所不能。因為許多條件的限制,他們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實現自己的夢想。送一封信,信使要趕好幾個月的路程,吃不完的東西也無法存放多日,必須盡快消滅殆盡,哪里有什么冰箱可供保鮮,納一雙鞋底,刺件枕繡也要一針一線地花費好多時日。更無法像現代工廠里的車間生產流水線上的機械勞作那樣,一日造鞋數千雙。總之,家具碗碟衣服首飾中,古人跟我們現今的制作方式千差萬別。在祖先生活中,手藝充斥著他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很世俗的一部分。我覺得那是很美的,時間因為手藝的參與變得緩慢、精致,不是倉促、粗糙的。古代的時光是不是金黃色的,泛著璀璨、濃稠的華美的光澤,這樣的時光是可以經得起鍛造、錘煉的。
而自從我們接受了機械文明,領略了飛機、汽車、無線通訊的高速:接受了麥當勞、肯德基的洋快餐文化;享用了以塑料做椅子,以滌綸為原料加工衣物,以玻璃制作瓶子等科技元素演繹的便捷生活,我們就開始跟手藝拉開距離,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當看到不美的,無心制造出來的物件充斥在我們的生活里,當看到同一條生產線上批量生產出來的呆板的毫無靈氣的物品,我會很泄氣、沮喪。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現代物質文明。感受不到美的時候真令人憂傷。如果現代化的結果都是千篇一律,那我們付出的代價未免也太高昂。
曾享有“手工藝一條街”美譽的茶亭街如今已名存實亡。而南后街,作為三坊七巷的中軸,也曾是古舊書店、裱褙等行業(yè)興盛的街區(qū),現在這兩樣特色已逐漸沒落。唯獨花燈依然綻放在南后街,而福州花燈的發(fā)源地從古至今也都在南后街。最早的時候,開設花燈行業(yè)的店號、店東姓名有:加元、戴順利、黃金波、安安、安俤、木炎、依朋、福福、努一俤、豬屎嫂、連新、水官、在祥、桂英、林記、鄭記等二十余家?!叭A燈成市將元夕,色色精工費剪裁,幾種寄供新歲玩,清光四壁照街杯?!本褪敲枥L當時福州豐饒的燈市景況,也就是南后街燈市的寫照。那些形狀別致,色澤鮮艷,獨具福州鄉(xiāng)土氣息的花燈長久以來被人們親睞。清代以后,龍燈、獅子燈已流行于省內外大部分縣市,遠至漸江、江西、遼寧、山東等省。如今也成為臺灣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僑胞、外國朋友仰慕和追尋的熱點。
從來以為,那些站在藝術家和偽藝術家之間的工匠,是專門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帶來愉悅的人。手藝人總是堅韌的,質樸的。他們的創(chuàng)造,是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而存在的。所以,他們是溫暖的,真實的,容易帶給人慰藉的。而這一切,均契合了藝術美的原則。他們中之優(yōu)秀者,我們可以稱之為生活的藝術家,而他們卻決不會這樣自居。
驕傲的是我們的文化里蘊涵的美,是那么獨特,那么不可替代。這種驕傲是發(fā)自內心的,無論走到哪里,它都不會離開你的。無論何時憶及,它都能給你們帶來共鳴。
今天,一年一度的燈市又開張了,南后街又變得繁華起來。而讓南后街呈現出一派萬紫千紅的花燈世界中有多少盞是福州傳統手扎花燈呢。我們看見,許多精美的現代化宮燈聲、光、電、動、形俱佳,占據了花燈市場近百分之八十。福州有許多民間工藝面臨消失,隨著老街的拆建,或湮沒,或貌合神離。脫胎漆器、軟木畫、捏泥人等福州民間工藝也已經成為珍稀。許多祖?zhèn)鞯氖炙噹煾蹈袊@后繼無人。原因是手工藝程式復雜,費時耗神,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根本無法為手藝人掙到一份富足生活。
聽說,按照老街改建方針,年后的南后街將面臨拆建。那些僅存的若干家手扎花燈店是否還能在這古老的街巷里繼續(xù)繁衍她的美麗呢?我們不得而知。唯有祈愿,唯有祝福。但愿,燈花還會年復年地盛開,這燈山萬炬動黃昏的勝景能成為永不落幕的華麗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