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3·15”的日子,相關媒體、機構便會舉行聲勢浩大的活動,對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而對于廠家來說,“3·15”則是一個唯恐避之不及的日子。一年中沒有哪一天能像“3·15”這樣,廠家和消費者會立場堅定地站得這樣涇渭分明。人們購買的主要動機仍在于產品本身的好壞,對自我消費保護的意識不強。維權意識并沒有追溯到消費前和受損失之前,造成了消費者在問題到來的時候臨時抱佛腳,解決不了便大呼上當,等“3·15”到來時便集體“申冤”。同樣,購車也是如此,這里教幾招防身秘技,以防在賣場有所閃失。
對假冒偽劣汽車配件產品的鑒別
選配汽車配件時,首先采職宏觀目測。產品表面質量是評價優(yōu)劣的第一印象,目測可發(fā)現(xiàn)裂紋、銹蝕、毛刺和碰傷等質量缺陷;然后采取比較法檢驗,即用類同優(yōu)質產品進行比較,也可發(fā)現(xiàn)問題;必要時有些汽車配件可用量具檢驗鑒別,常見宏觀目測可從以下方面鑒別:
顏色:如某些原廠配件表面指定某種顏色,若遇其它顏色為假冒偽劣產品。
包裝:原廠配件包裝一般比較規(guī)范,統(tǒng)一標準規(guī)格印字。字跡清晰正規(guī),而假冒產品能從包裝上找出破綻。
外表:原廠件外表印口字或鑄字及標記清晰正規(guī);而假冒產品外觀粗糙,質量明顯粗制濫造。
材料:原廠配件的材料是按設計要求采用優(yōu)質材料,而偽劣產品多用廉價低劣材料代用。
油漆:某些不法商人將廢舊配件經(jīng)簡單加工(拆裝拼湊、刷漆包裝)后冒充合格品出售,非法獲取高額利潤,這些配件從外觀油漆或性能檢驗即可鑒定真?zhèn)巍?/p>
辨別真假汽車配件
1、有無銹蝕、霉變和老化。汽車配件在存放中,由于材料本身質量、儲存環(huán)境、儲存時間等原因,容易引起干裂、氧化、變色、老化等物理現(xiàn)象。若發(fā)現(xiàn)配件有以上情況不能購買。
2、有無裂損、毛刺。結合平面是否平整,往往偽劣產品外觀上光潔度較低,而且有裂紋、砂孔、夾渣、毛刺或碰傷。
例如氣缸墊擠壓變形,使用中容易引起密封不嚴而燒蝕,導致漏油、漏氣和漏水;活塞及環(huán)工作表面有毛刺容易拉缸;曲軸臂圓角處有裂紋,裝車后高速運轉,可能會出現(xiàn)斷裂的機械事故。
3、有無彎扭變形。例如軸類零件和輪胎存放的方法不妥,容易產生變形,實際尺寸達不到使用要求。
4、有無松脫和卡滯現(xiàn)象。例如離合器片鉚釘松脫,制動皮管脫膠,電器零件接頭脫落,紙質濾芯接縫處脫開等現(xiàn)象不能使用。選購發(fā)電機、起動機、分電器時,應轉動自如,否則不能裝用。
5、有無裝配記號,總成部件是否缺件。裝配記號如正時齒輪記號、活塞頂部標記應完好清晰,它是保證機件正確安裝關系的重要依據(jù),沒有裝配標記或標記不清時,絕對不能選用。總成齊全完好,才能保證順利裝車和正常運行,一些總成件上的個別小零件漏裝,會給裝車造成困難,往往因個別小配件短缺,用戶是難以解決的。
6、零件表面無防護層。為了便于保管,防止零件磕碰,零件出廠之前,都有防護層。例如缸套、大小軸瓦、活塞、氣門等一般都用石蠟保護,以免其表面損壞。尤其一些重要配件表面若無防護層,多為“水貨”。
7、有無產品說明書、臺格證,尤其包括配件上的廠名和注冊商標。一些重要部件和總成類,如化油器、分電器、發(fā)電機等出廠時一般帶有說明書,合格證,以指導用戶使用維修以及安裝注意事項,若無這些多為假冒偽劣產品。
8、規(guī)格型號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選購汽車配件時要查明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特殊技術要求應符合使用規(guī)范,雖然有些配件外觀相差無幾,但稍不注意就裝不上車,或留下人為故障隱患。
您是否經(jīng)歷過在質量擔保期內,車輛的配件損壞卻無法索賠的事情呢?相信像王女士這樣不清楚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得到索賠的用戶還有很多。這些用戶往往會對特約服務站提出過高的索賠要求,或者聽憑服務站的索賠處理,從而引起索賠糾紛或使自己的正常權益受到損失。
學會進行正確索賠
索賠糾紛多是由于判定車輛或零部件故障屬于質量問題還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如何避免索賠糾紛而又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閱讀使用說明書
很少會有人在買到新車后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這對自己和車輛是很不負責任的。使用說明書中明確規(guī)定了車輛各個部件的質量擔保期限、索賠條件以及哪些部件不在索賠范圍之內,而且閱讀說明書可以幫助用戶正確使用車輛,從而避免因使用不當造成損失。
定期保養(yǎng):到特約服務站定期保養(yǎng)是車輛享受質量擔保的前提條件,目前幾乎所有的汽車制造廠家都有這樣的規(guī)定。我們且不說這種規(guī)定是不是“霸王條款”,但是它對于用戶和廠家來說都是有很多好處。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它保證了車輛可以得到正規(guī)的維護保養(yǎng);從廠家角度來說,它可以減少由于其他修理廠的不規(guī)范操作,導致車輛零部件損壞或性能下降出現(xiàn)的索賠。
經(jīng)常咨詢:即使仔細閱讀過車輛的使用說明書,大多數(shù)用戶對于車輛的正確使用和各項索賠條款還是一知半解。用戶在購買新車后,應該有意識地就質量擔保條例向特約服務站作進一步咨詢。舉個例子,大多數(shù)用戶都知道購買的新車在質量擔保期內出現(xiàn)質量問題可以索賠,但是許多用戶卻不知道在特約服務站購買的零部件也可以索賠,這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零部件必須是在特約維修站購買并安裝的。因此,用戶在維修車輛時若需要更換零部件,一定要清楚此件以前是否更換過,是否還在保修期內,如果是就可憑當時購買此件的發(fā)票要求索賠,免費維修。
哪些情況不能索賠
不同的車型質量擔保期不同,不同的零件部件質量擔保期也不同,具體情況用戶可參照使用說明書或向特約服務站咨詢。車輛的質量擔保期一般從首次領取車輛行駛證或開具購車發(fā)票之日開始,在質量擔保期內車輛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用戶有權向特約服務站提出索賠,服務站進行確認后根據(jù)技術要求對損壞的零部件進行修復會更換。不同的零部件是進行修復還是更換有著不同的規(guī)定,但是都應以達到技術要求為準。汽車制造廠家還規(guī)定,由于車輛索賠造成的用戶在時間、精神或物質等方面的間接損失,廠家一般不負責賠償。
汽車制造廠家在規(guī)定了用戶索賠權利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不屬于質量擔保范圍的情況:
A、車輛未在廠家特約服務站進行定期保養(yǎng)。
B、車輛安裝了未經(jīng)汽車生產廠家許可使用的零部件,或車輛進行了未經(jīng)汽車生產廠家許可的改裝。
C、由于使用不當或濫用車輛造成的損壞
D、屬正常磨損情況的易損件。
以上只是廠家規(guī)定中的幾個常見的例子,用戶為了可以得到索賠權利,應當按照使用說明書中的規(guī)定使用車輛。
在此要特別提出車輛易損件的索賠,這是在索賠時容易引起糾紛的情況。按照一些汽車制造廠商的規(guī)定,車輛上的燈泡、制動摩擦片、“三濾”以及輪胎等易損件的質量擔保期都很短,而且在正常損耗范圍內不予索賠。因此用戶在易損件出現(xiàn)問題時應該及時到特約服務站進行檢查,以免超過索賠期限:如果易損件是使用中的正常損耗,用戶應該理解特約服務站不能給予索賠的解釋。
出現(xiàn)索賠糾紛時的解決辦法
在質量擔保期內,如果車輛的零部件確實出現(xiàn)質量問題,廠家的特約服務站一般都會給予索賠,所以用戶一旦在索賠問題上與特約服務站出現(xiàn)分歧時,應該冷靜地協(xié)商解決。汽車制造廠商都有熱線服務電話,您可以撥打這些電話如實地說明情況,一般都會得到滿意的答復。
如果通過上面的途徑問題仍得不到解決,用戶也可以到當?shù)叵M者協(xié)會投訴,請消協(xié)出面進行協(xié)調。如果消協(xié)也不能使糾紛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用戶最后的解決途徑就是向當?shù)氐姆ㄔ禾崞鹪V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