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回擊“侵略”誹謗
1960年4月,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4月25日晚在新德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說道:“總理先生,你不認為,中印之間的領(lǐng)土爭端,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動槍死人的境地,完全是你們自恃大國身份,對印度橫行侵犯的結(jié)果嗎?”
周恩來冷峻地說:“不對。緬甸、不丹、尼泊爾都是小國,也都和我們有麥克馬洪線的困擾,可為什么我們能和平地達成邊界協(xié)議呢?事物的邏輯并不是當一個大國與一個小國發(fā)生糾紛的時候,大國就必然是無理的,蠻橫的。如果這樣的邏輯成立,那么印度同巴基斯坦、錫金的邊界糾紛,也是大國欺侮小國嗎?事實上,印度無論從哪方面看,都不是一個小國,它的綜合國力,它的國際地位和威望,尤其它引以驕傲的幾千年的古代文明,一絲一毫也不比中國差,這怎么說得上是大國對小國的侵犯呢?”
那位記者漲紅了臉,晃動著粗短的胳膊,扯著嗓子喊:“不管怎么說,你們是侵略者,是你們傷害了印度的感情,你們要滾出去……”周恩來的面孔異常冷峻,語氣卻異乎尋常地平穩(wěn):“如果說到傷害感情,我想反問一句,究竟是誰傷害了誰?去年我國在平定西藏叛亂時,明知有人背后搞鬼,我們并沒有責怪,而是在采取軍事行動前,電告貴國政府,保證對印度僑民提供保護。達賴喇嘛逃往貴國避難,中國政府根據(jù)‘對政治犯可以給予保護’的國際慣例,予以了寬容。在邊界糾紛中,中國軍隊沒有前進一步,連例行的邊界巡邏也停止了。我們傷害誰啦?可是印度政府呢?面對領(lǐng)土糾紛拒不談判,至今不斷派出軍隊在我領(lǐng)土內(nèi)巡邏。多次開槍,打死打傷我邊防軍民。去年,在我國處理自己的內(nèi)政西藏問題時,貴國各城市都舉行了大規(guī)模的反華游行,聲援西藏叛亂集團。更令人無法容忍的是,去年4月,在貴國孟買,政府慫恿一批歹徒,將我們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肖像貼在中國總領(lǐng)事館的墻上,往肖像上拋擲變質(zhì)雞蛋、爛西紅柿和磚瓦泥塊。請問,這是什么?這不僅是傷害我們的感情,而且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侮辱?!?/p>
對方辯解道:“那是一小部分人,絕不能代表印度政府……”
儒雅的風度征服千余記者
坐在周恩來身側(cè)的外交部長陳毅猛然站了起來,抓起話筒怒不可遏地喊道:“夠了,不要狡辯了,我只說一句,中國是受到了損害了。毛澤東主席有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謂予不信,皇天可鑒?!?/p>
大廳里的人被陳毅的話全部震懾住了,記者們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苦笑著搖頭。
周恩來接過話筒,說:“請原諒,我的外交部長是一時憤慨所致,并非危言恫嚇。我想最后再說一句,中印兩國都曾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飽受過帝國主義列強的欺凌和蹂躪。中印兩國應(yīng)該友好、和睦。自家的事好商量,絕不能讓邊界糾紛再繼續(xù)擴大,以致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來?!?/p>
另一位記者站起來,極嚴肅莊重地說:“我還有一個問題,總理先生能夠坦誠相告嗎?”
周恩來揚揚手說:“我會盡我所能地回答你?!薄澳呛?,據(jù)我所知,您今年已經(jīng)62歲了,比我的父親還要大8歲,可是,您為什么仍然那么年輕、俊美,像個小伙子,能回答嗎?”
全場靜默有頃,猛然爆出一陣暢快的大笑。
與剛才舌戰(zhàn)群儒、大展辯才的情形相比,此時的周恩來,倒真有些靦腆了。他望了望身旁忍俊不禁的陳毅,又攤了攤兩手,囁嚅著說:“這樣的問題,我可以不回答嗎?”
“不行?!边@兩個字,居然是上千名記者用不同語言異口同聲發(fā)出的轟鳴。
周恩來搓了搓兩手,說:“好,我回答,我只是按照東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進行生活的……”
話音未落。臺下的掌聲,叫好聲猶如天邊滾過的巨雷,上千名記者全部站起來,踩著腳,拍著巴掌,長達7分鐘的掌聲里,竟然包括剛才那些曾向周恩來發(fā)難的人。
(摘自《書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