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標志著中國電影成功轉型的起點,它避免了《英雄》、《十面埋伏》、《無極》在影片內容、節(jié)奏、結構等方面的不足,又綜合了許多有利的元素,成為一部可圈可點的電影作品。
暴力與美
與張藝謀和陳凱歌相似,馮小剛也將自己的轉型作品選擇為古裝戲,武戲是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與張藝謀的打斗場面相比,張更注重畫面本身的純凈度,而馮小剛則更注意營造搏殺的血腥、殘酷和緊張;因而,它更具有一種類真實性,也更具張力。
在兵器的選擇上,多是短兵器對長兵器,前者剛猛后者迅捷,這使得場面開合有度,節(jié)奏張弛并濟。在對打的人數(shù)方面,多取一對多的搏殺,騰挪跳移,生死在方寸之間,有應接不暇氣不敢出的效果。
竹林在古裝武戲中雖被頻繁運用,但在《夜宴》里已不再成為添色的主角,而是與圓形舞臺共同構成對殺戮的解構,一面是詩意一面是殘忍,一面是靜謐一面是激蕩。云梯的設計尤為出色,它增加了暴力的速度和力量,更值得稱道的是,它使古裝武戲具有了現(xiàn)代成分。在杖斃忠臣一場戲中,這一點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虐殺者的窮兇極惡,被虐殺者的無助痛楚,觀虐者的冷漠戲謔,是對敘述者“零度介入”的充分運用。
“色”的穿透
電影中所表現(xiàn)出的“色”,是要通過對情欲的展示,達到對人性深處的探索?!兑寡纭飞婕暗揭粋€敏感話題,即亂倫,這也是要將人的情欲放置到極限境遇里,從而更透徹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婉后城府很深,先帝死后迅速委身于篡位的小叔子。在厲帝為她搓背的時候,竟說:“叔叔真會伺候女人?!边@個頗具情色意味的場景鮮明地表現(xiàn)出婉后的淫糜;然而,她更大的野心是除掉厲帝取而代之,這無不表現(xiàn)出她的陰毒與奸惡。但為了保護自己的情人,長于算計的她甚至失去了理智;和青女爭奪愛情,表現(xiàn)出她純真的一面。這個具有復雜心理的皇后是對《哈姆雷特》中單薄的人物原型的成功突破。
相對婉后的精明強干,無鸞則很柔弱。他帶著滿腹的悲憤回到王庭,面對長相思念的情人,也情不自禁,但一聲“母后”則將他們分隔開來。他喜怒行形于色而拙于伎倆,把傾心愛他的青女當成婉后的替代,作為施暴和發(fā)泄的對象。這是典型的“憂郁的王子”。
厲帝對于婉后的愛則有著更為復雜的心理動機,他是一個篡位者,他的權力要實際生效就要得到公眾認可,而占有先皇皇后無疑是一種加冕儀式。
極限愛
《夜宴》與《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做到了情節(jié)清晰內容充實,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幾組愛情構成了它主要的敘事線索,并使一部宮闈戲具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青女是《夜宴》中唯一一個集結了真善美的人物,她愛得純粹。她知道太子并不愛她,但這并不妨礙她在夢里與他相會。在青女的夢里,沒有陰謀和仇殺。但青女卻不可能逃脫她的宿命,時代將它的悲劇力量也浸染到這樣一個小女子。當父親告戒她離太子遠點,最好也像皇后那樣變心,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真情要改變。面對皇后的色厲內荏,她毫不懼憚。如同多數(shù)單戀者一樣,青女的悲哀在于純粹的愛并不能得到回報。當太子把她作為愛情的替代施暴時,她只能無力地喊:“我不是她,我不是她!”青女的行為闡釋了所有愛的極至,即摒棄了一切功利思考而源于本真的情感。也正因為此,當她飲盡毒酒,帶上潔白的面具,以諳啞嗚咽的聲音演唱《越人歌》時,便具有了令人肝腸寸斷的動人力量。尤其是臨死之時,她躺臥在無鸞的懷中,仍帶著淺淡的笑容問:“王子,你還寂寞嗎?”將愛的悲劇色彩渲染到最高潮。
陰冷與妖冶
馮小剛在接受采訪時曾說,請袁和平指導是因為他能制造鬼氣,《夜宴》的場景設置確實讓人感到隱隱的恐怖氛圍。在色彩運用上,主要是白、紅、黑的搭配。在開場的武戲里,戲子戴白面具著白衣,歪斜著身子,耷拉著雙臂,移動時有如白猿輕柔扭捏,人的特征被淡化,而更多鬼魅精靈的邪氣。而鮮紅凌亂的血跡在面具和麻衣上顯得更為觸目,尤其是人頭被砍落入水,血像輕霧一樣在水中漾開,再配上在青冷的水色中緩緩翻落的白面,不僅讓人后背生寒。在青女演唱《越人歌》一場戲里,舞蹈中戲子頹然耷拉的腦袋和斜歪著的肩膀,以及伸展低垂的水袖,儼然是被定格了的死亡標本。紅色的運用并不是要表達喜慶,而是在黑色的背景中暗藏殺機。如婉后在玫瑰花瓣的浴池里洗澡,背后就是先皇黑色的甲胄,并流下黑色渾濁的眼淚。在影片結尾,婉后不斷扯下茜素紅,那是一種深厚的紅,像是剛剛凝固的血,紅得奪目而驚心。黑色在影片中象征著罪惡,陰謀的場面總伴隨著沉郁的布景,黑色甲胄與陰暗的空間總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
當然,《夜宴》也存在一些缺陷,它可以做得更好;然而,遺憾不僅難免,而且因為它世界似乎更美好,至少它可以讓后面的人避免犯同樣的問題。從《英雄》到《夜宴》,國產片遭到國人的罵聲實在很多,但我們更需要理性。也許,《夜宴》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成功的可能性,它需要我們更真誠的探討和更多的鼓勵,權以此文為國產片喝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