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茉莉花開》借用“花”的意象講述了一家三代女人茉、莉和花的情感婚戀故事,三段式的結(jié)構(gòu)分別再現(xiàn)了30年代、50年代、80年代中國上海的風貌,精心地描摹了在三個不同時期中三個女人即相似又相異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生命軌跡。
“茉”——被現(xiàn)實扼殺的青春
第一代女性茉,生于20世紀30年代一個小康之家,父親去世,由母親帶大,生活背景是四十年代浮光魅影的大上海。和當年愛趕時髦的上海人一樣,少女的她,把銀幕上的男明星作為夢中情人來崇拜。偶然的際遇,使她成為電影公司孟老板的情人,眼看著就要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但不幸懷孕。隨之日本占領(lǐng)上海,孟老板拋下她逃到香港,茉的白日夢就此葬送。從此她成為一個絕望的、對男性不再有任何幻想的女人。做為單親母親的茉,生活的起伏跌宕也讓她對女兒充滿怨恨,間接導(dǎo)致了下一代“莉”的悲劇。茉的一段情節(jié)單獨拿出來看是一個相當常見的故事,貪慕虛榮與涉世不深的天真直接導(dǎo)致了她的悲劇,但是在這個故事的下面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指涉。
茉代表著純真的少女時代,年輕的茉在整個人生開始時充滿了美好純真的幻想。這時孟先生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身上有著茉所有的夢想光環(huán),孟先生本身就是茉的一個理想,他的出場以及他給予茉的一切都有著非現(xiàn)實的意味,帶著橙黃色的光暈。茉陶醉在這個夢中,義無返顧飛蛾撲火般將自己交了出去。茉并不能把做電影明星和對孟先生的感情這兩樣東西分得很清,她不去深究哪個才是她真正的夢想,只憑自己的直覺去做事。茉對電影的憧憬是天真無邪很朦朧的一種想往,當孟先生出現(xiàn)的時候,她的明星夢想實際上只是命運的一個起因,是她跟孟先生產(chǎn)生情感糾葛的基礎(chǔ)。孟老板的離開成了永遠的陰影,從此她的生活遠離了夢想。我們看到茉是年輕的,理想主義的,同時也是茫然、脆弱的。
茉泥足深陷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她自我意識的淡薄。茉的一生都在緬懷著失去的東西。起初茉對于愛情是缺乏準備的,并沒有一種明確追求愛情的意志,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種遭遇,失去后才知道她的人生已經(jīng)被那個短暫的遭遇帶走了,變成了永久的回憶。茉對愛情,甚至對自己想要什么都缺少了解,更不用說在現(xiàn)實生活的洪流中把握自己。她愛上孟先生的原因有許多,最主要的原因應(yīng)該是孟先生的強大,可以給她想要的一切,可以讓她依靠和依附,而這種愛卻是以失去自我為代價的。在茉口中所有的男人都叫高占非,這是一個陰柔上海形象的典型,作為三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小生,他代表著上海女性的向往,這種向往華麗而縹緲,正像茉的一生。
“莉”——扭曲的愛
茉的女兒莉在四十年代出生,到五十年代末長到18歲。這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一段特殊時期。莉在新時代長大,她反省自己母親茉因為失去男人而失去家庭、失去幸福的一生,清楚地意識到她要過一種與母親完全不同的生活,所以她走出自己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主動追求工人出身的共產(chǎn)黨員鄒杰。她的希望就是有一個不會轉(zhuǎn)瞬即逝的丈夫,并且要成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然而事與愿違,莉的小資產(chǎn)階級做派與鄒杰的家庭處處沖突,而更大的打擊來自莉的不孕癥。雙重打擊下莉開始變得精神恍惚,先是懷疑母親,繼而懷疑鄒杰與自己的養(yǎng)女,她將記憶中對男人的不信任變態(tài)地施與自己的丈夫,并最終逼迫他臥軌自盡,自己也隨之徹底崩潰。
莉代表形成自我意識的成長階段。從莉一開始亮相,主動追求鄒杰,到與鄒杰結(jié)婚,莉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特質(zhì)便是聰明、目標明確、有手段,是一個個性特別鮮明的女孩子。與茉相似,在一首未完的《茉莉花》歌聲中,莉的整個命運也開始發(fā)生逆轉(zhuǎn)。莉算是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與鄒杰家庭的沖突也以鄒杰的妥協(xié)告終,而在得到之后,莉開始變得心事重重,越是擁有越害怕失去,莉可以為自己爭取到她的所需,卻無法戰(zhàn)勝自己的心魔。由于母親的遭遇,她一直缺乏安全感,她一生都在尋找作為一個女性需要抓住的東西,以此作為她的某種憑證,這種憑證包括夫妻兩人與孩子共同組成的叫做家庭的穩(wěn)固三角。而偏偏莉無法懷孕。這加重了她的危機感,她再怎樣努力也無法得到那個穩(wěn)固的三角,生理上的缺陷加重了她心理上的缺陷,她看不到鄒杰對她的愛,或者說她沒有足夠的信心相信鄒杰對她的愛,她只有采取一種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她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與周圍的世界互相傷害。
莉一生生活在母親茉的不幸陰影里,她努力想改變上一代人的失敗命運,卻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認識。莉吸取母親的教訓,自主選擇了生活,企圖通過掌握丈夫,從而掌握自己的生活與命運,她對男性依然是一個依附的關(guān)系,仍然希望通過與男性之間的關(guān)系來確立自我,卻因為自我保護意識過強,身心為之扭曲,害己害人。
莉不懂得怎樣去愛一個人,她的愛是強烈的,也是偏頗、自私的。她的自我意識還未夠成熟,只好與現(xiàn)實劍拔弩張,在瘋狂的感情里迷失了自己。成熟的人格與感情應(yīng)該是獨立自足的,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像是下一代的花。
“花”——獨立自我的堅強綻放
莉的養(yǎng)女花在70年代長大,在上山下鄉(xiāng)的農(nóng)場勞動中與同學小杜相愛。80年代初,小杜考上大學,和花訂了婚,一起返鄉(xiāng)回城。已是外婆的茉與外孫女花在過去的時光里相依為命,兩人感情深厚。外婆茉從花的立場出發(fā),堅決反對花與小杜的婚戀。而花堅持自己的選擇,與小杜秘密結(jié)婚。小杜大學畢業(yè)后赴日留學并移情別戀,繼而向花提出離婚。與此同時,外婆茉悄然離世,送走外婆以及過去那兩段歷史,此時的花已經(jīng)變成一個內(nèi)心非常強大的女人?;ㄔ谂c小杜的婚姻危機上表現(xiàn)得很冷靜,她幾乎沒有什么過分的舉動,只是把全部精力放在迎接即將來到的小生命上面,并最終在大雨中獨自誕下嬰兒。片尾,花抱著四歲的女兒告別記載著前輩心酸故事的老照相館,搬進新居。第一次,完整的《茉莉花》歌曲在耳邊響起,花的臉上由衷地蕩起自信的微笑與幸福的喜悅。
花代表自我意識的真正成熟階段?;ǖ纳蟽纱莆兆约旱拿\都不成功,這個教訓一直讓花銘記在心?;◤耐馄偶澳赣H過去的經(jīng)歷中看清了自己,因此她絕不會采取前輩那種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重蹈她們的覆轍。徹底擺脫上兩代的悲劇命運,掌控自己的生活,這是花對外婆和母親生活悲劇的覺悟,一種本能的反抗,同時也是她身上的一個使命?;▓詮姫毩?,并不把自己的生活依托在某一個人或某一種理想上,雖然她內(nèi)心充滿了對外婆對小杜的愛,但她并沒有讓自己的整個身心都被愛的感情所牽引,以致泯滅自我。她的愛是從自我出發(fā)的愛,是有根基的愛。
影片選擇了一個寓言式的結(jié)尾:瓢潑大雨的夜里,空無一人的街道邊,隨著一聲清脆的嬰兒啼哭,花依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艱難地生下了孩子。渾身濕透的花將嬰兒摟在懷里,整個身子顫抖起來?;ǖ牟糠质怯捌瑢μK童原著小說最大的改動,與原小說相比,花的故事特別是花與外婆的關(guān)系充滿溫情,花的形象更積極、富有愛心,也更堅強,更理想化?;ǖ男蜗蟪休d著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的女性主義觀念,是一貫的偏見——“愛”和“無法自強自立”因果關(guān)系的反證,強調(diào)了女性自我意識的重要性,同時留給女性一個自立生存的空間,而不是與男人的簡單對抗。
《茉莉花開》使用了許多互為關(guān)聯(lián)的道具和橋段。比如照相館的老房子,即是展示茉、莉、花命運的平臺,又由它帶出了時代的滄桑。當片尾花搬離老房子,也寓示著她告別了古老的女性宿命。還有民歌《茉莉花》由不完整到完整的播放。正是這些帶有隱喻和對比意味的道具和橋段有目的地反復(fù)使用,使《茉莉花開》成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框架下的帶有非現(xiàn)實意味的影片。[責編/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