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總參的離休干部,現(xiàn)已年過七旬,身體尚健。今年體檢的結(jié)果是,除血糖略高之外,其余二十幾個項目,均在正常范圍。由于自然規(guī)律,人到老年不免有一些退化性疾病,血壓有時不穩(wěn),前列腺有點小毛病,但不礙大事?;仡欕x休后十多年的養(yǎng)生歷程,我得出一條經(jīng)驗:吃、動、睡、樂,缺一不可,而且互相促進。
有啥吃啥,細嚼慢咽
在飲食方面我比較隨意,除糖外,一般不忌口。主副食,市場上賣啥吃啥,苦瓜,南瓜,各種蔬菜和雞鴨肉蛋魚等,都能吃。我不怎么強調(diào)營養(yǎng)價值,因為任何食物都有營養(yǎng),只是多寡而已。凡是喜歡吃的,食后舒坦,營養(yǎng)雖少,亦可完全吸收;營養(yǎng)多,食后不適,也不能完全吸收。但我掌握一條原則,不能偏食。單吃一個品種,營養(yǎng)就會失衡,要葷素搭配,以素食為主。每餐的菜至少在4種以上,營養(yǎng)才能充足。我有時把茄子、土豆、青椒和胡蘿卜放在一起,大鍋燉,吃得香甜可口,充分發(fā)揮各種食品所含營養(yǎng)元素的調(diào)劑、互補作用。
吃飯時,每餐食不過量,以不餓為度,“每餐少三口,能活九十九”。我還特別注意,吃飯時要細嚼慢咽,這是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一口飯至少要嚼40次以上。有資料顯示,細嚼不僅有助于消化吸收,細嚼時唾液的分泌能降低亞硝酸化合物對細胞的損傷。唾液還能中和細胞中的致癌物質(zhì)。細嚼還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糖的代謝,降低血糖數(shù)值,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療。
勤動腦子,堅持散步
“生命在于運動”,這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實踐證明,多運動可以延緩體力和腦力的衰退。我退休后,一直沒有閑著,利用自己的“余熱”為社會做點有益的事情。我現(xiàn)在腦子蠻好,記憶力不錯,寫文章也不慢,經(jīng)常寫稿。在軍內(nèi)外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百余篇,不少還獲得過獎。寫多了也不累,后來感到寫稿是“小打小鬧”,不過癮,還不如寫本書更有價值。靈感一來就一發(fā)而不可收,10年工夫先后出版了4本書。著書是一項很辛苦的腦力勞動,但通過寫作,鍛煉腦子,增加腦部血流量,延緩萎縮和衰老,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我感到能把自己一生的所見所聞,心中所感,揮筆回憶,又能啟迪后代,這也是有益于社會的事。至今,我還為3家報紙當評論員?!跋﹃枱o限好”,“人間重晚晴”,我將力爭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我體會,光用腦子,不用體力會使身體失去平衡。用腦累了,就要活動活動,找點活干。健康主要靠鍛煉,我認為鍛煉也應(yīng)包括勞動,雖然勞動不能完全代替運動,但像我這樣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經(jīng)常搞點勞動也是有好處的。因此我堅持每天上街買菜,做做飯,干干家務(wù)活,對身體也是個鍛煉,有助于身體健康。此外,我還堅持散步,每天早餐和晚餐后,到戶外散步一小時,順公園走一大圈,5000多步,走后自己感到精神振奮,心情愉快。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身體的方式,也是多種慢性病體療的方式。有專家說,走路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能調(diào)節(jié)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有助于消除疲勞。步行2公里,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調(diào)節(jié)過程得到改善。走路還能延緩血管痙攣狀態(tài),能降低血壓,血管舒張,有利于血管疾病的康復。
睡眠充足,講究技巧
我每天要睡足8小時。睡眠時大腦處于休息狀態(tài),使機體消除疲乏,促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恢復功能,增加機體免疫力。
為了睡好覺,我長年堅持晚上10點就寢,早上5點起床,中午休息1小時,如不能入睡,閉目養(yǎng)神也解乏。此外我還掌握一些技巧,比如睡前用溫水泡腳10~15分鐘,可促進腳部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huán),易進入夢鄉(xiāng);清晨醒來,不要馬上下床,再躺10分鐘,伸伸胳膊,抬抬腿,恢復一下機體功能。因為如果醒來馬上下床,使人從臥位變站位,會造成血壓急劇起伏,使血液凝固作用亢進,這樣會增加腦血栓發(fā)生的可能。另外,我還有個習慣,睡覺時要關(guān)上門窗,不迎風睡覺。特別是“對流風”,猶如拉箭的弓,吹著頭“會中風,要送終”。
花錢買樂,樂可防病
我不發(fā)愁,經(jīng)常做些自己喜歡的、有樂趣的事。我有個習慣,每天早晨掃地搞衛(wèi)生,這一躬身舉手之勞,塵垢頓去,地凈窗明,精神愉快,樂趣即寓其中。我喜歡釣魚,每周一次。釣魚是一種特有的樂趣,我還曾經(jīng)同魚進行過一次“拔河”比賽:魚上鉤后,拼命往深水處跑,魚跑我放線,魚停我再拽,10分鐘后,魚累乏了,我即刻提竿,好家伙,個頭不小,足有5公斤,讓我喜出望外。雖然釣魚的價格比市場上高出一兩倍,但它迎來一份喜悅,換來一身輕松,這叫做花錢買樂,值!
為了全家歡樂,每年春節(jié),全家團聚,開聯(lián)歡會,孩子們即興表演自己的拿手節(jié)目,那逗人的演技,清脆的歌聲,讓人開懷大笑。家有喜事,必開慶祝會,兩個外甥女,一個考上大學,一個考上重點高中,孫女也在中提琴比賽中獲了獎,還有孫子在全國少兒游泳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這是孩子多年苦讀苦練的成果,為了鼓勵孩子,在家庭慶祝會上,長輩們都慷慨解囊,為家里的“希望工程”捐款。通過這些愉快的活動,不僅增進了家庭成員的了解,也加深了親情。
我多年來,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當憂愁煩惱時,就去找樂,聽聽音樂,唱唱老歌,想方設(shè)法使自己的情緒處于樂觀狀態(tài)。鄧小平同志說:“我一向樂觀,天塌下來我也不怕,因為有高個子的人頂著?!彼先思乙云滹L趣幽默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健康的關(guān)鍵在于樂。樂可治病,促進身心健康;悲觀可以致病,損害健康。通過樂,調(diào)動機體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