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倩倩5個半月了,平時由她奶奶帶。但從十幾天前開始,女兒認人認得厲害,每天上午哭鬧,只要看到我就不哭了。每天必須把她抱到我們單位,才能制止她,這很影響我的工作,怎樣才能解決呢?
A 5個半月的寶寶已經(jīng)能夠分辨聲音、人像,對環(huán)境的感受性也不斷加強,所以才會更依賴媽媽。但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正處在翻身、爬、扶坐的動作發(fā)展中,寶寶的興趣濃厚、探索區(qū)域在擴大,媽媽不妨利用這一特點,提供有聲音或是色彩鮮艷的玩具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緩慢過渡中讓寶寶漸漸適應和媽媽的分離,同時也提醒奶奶在家時多抱抱寶寶,多和寶寶說話,讓寶寶也日漸喜歡上奶奶。
Q 我的女兒7個月就上早教中心了,但是現(xiàn)在不聽話,上課亂爬,亂扔東西,搶別的玩具,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9個月了。
A 這個時期的寶寶具有一定的活動性,愛爬、抓握物品,手的動作更加靈活,同時也是寶寶行為習慣形成的初始期。就寶寶心理而言,她不明白為什么上課不許爬?她看見小伙伴好玩的東西為什么不能拿來玩?所以請媽媽不要先給寶寶貼標簽,而是要多多耐心地告訴寶寶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過程,例如上課時,媽媽希望寶寶怎樣做?表現(xiàn)好的地方要大大表揚、鼓勵。不足的地方一點點改進,這樣她才會慢慢成為聽話的孩子。
Q 我是一個單身媽媽,寶寶15個月了。常聽人說:父愛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作為單身母親,帶孩子要注意哪些,才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A 作為母親,我理解你的擔心。的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之愛是缺一不可的,有時因諸多的客觀原因,卻又不得不面對單親家庭的現(xiàn)實?!皩捜莘e極”是我送你的四個字,寬容的面對過去,不管什么原因分開都別把自己的情緒以及對父親的不滿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心存溫暖地期待“父愛永在”,只是我們不能時時相見;積極的面對未來,從自己做起,讓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和自信,你正確的言傳身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Q 我家女兒已經(jīng)18個月了,最近因為生病連續(xù)四天去醫(yī)院做檢查,但是每次醫(yī)生聽診或量體溫時,她就官逼民反地大哭,嘴里還不停的說:“抱抱……家家……”意思就是要媽媽抱,要趕快帶她回家。晚上睡覺時,嘴里還說著白天說的話。我很擔心寶寶的這種受驚嚇程度,該如何處理?
A 請家長仔細回憶是否有過用醫(yī)生嚇唬寶寶的場景?以寶寶害怕的狀態(tài)來看,這其中一定有原因,要先消除寶寶的害怕心理,就要找到害怕的根源,這樣才能打開寶寶害怕的心結。對于害怕見醫(yī)生的寶寶,我們可以通過動畫片中的角色形象來引導寶寶消除對醫(yī)生的害怕心理,還可以和寶寶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讓她來做醫(yī)生,逐步淡化她的恐懼。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可以用牙簽當作針頭,在寶寶手上演示。寶寶體會打針不可怕,也沒有想象中那么疼痛。
Q 我家寶寶才兩歲,由于家里大人都要上班,老人身體不好,想把寶寶送幼兒園,請問寶寶多大上幼兒園最好?是不是一定要3歲才行?
A 最適合寶寶去幼兒園的年齡是在3歲以后,但因個體的差異性以及客觀現(xiàn)狀,寶寶可能在3歲前就必須要進入幼兒園,并且逐步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看寶寶是否能去幼兒園生活學習,關鍵是寶寶的社會性以及適應性的水平來決定,并不完全由年齡決定,有些寶寶兩歲左右,就能很好地適應集體生活,樂于和小伙伴相處和學習呢。
Q 寶寶26個月了,可是只認識紅色,對其他的顏色都統(tǒng)一叫成綠色,教過很多遍也改不過來,請問怎么辦?
A 寶寶的現(xiàn)狀有兩種可能:寶寶對顏色的辨認不穩(wěn)定或者是寶寶辨色能力有問題。家長可以先帶寶寶去兒童醫(yī)院做相關視力檢查,若確定沒問題,家長則可放心。因此我們也知道寶寶是辨色不穩(wěn)定,此時就不必特別強調(diào)寶寶區(qū)分紅綠色,可以從引發(fā)寶寶興趣入手,增加新顏色的辨認,例如:黃色的小小鴨等。辨認顏色中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寶寶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和事例做顏色區(qū)分。
Q 我家小仔仔已經(jīng)兩歲多了,準備上幼兒園的寶寶班了。他與小朋友們還是能相處在一塊的,可就是害怕小女孩,一看見小女孩往他跟前跑,他就哇哇大哭,弄得大人哭笑不得。請問,他有這種反應是怎么一回事呢?
A 仔仔看見小女孩一跑來就哭,一定是有原因的,家長可在寶寶情緒狀況很好的情況下,問問寶寶為什么害怕,什么原因。了解寶寶的問題所在,梳理關系,消除寶寶對小女孩產(chǎn)生的害怕心理,讓寶寶知道對方?jīng)]有惡意,并可以找個比寶寶大的小姐姐配合寶寶模擬情景,讓寶寶明白小女孩只是想和寶寶一起玩,并沒有傷害寶寶,這樣寶寶才會漸漸接受小女孩。
Q 我家寶寶兩歲10個月,每次睡覺都要我陪他一起睡,我覺得他現(xiàn)在應該單獨睡覺了,但不知如何培養(yǎng)他這方面的能力?
A 要寶寶適應獨睡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完全和年齡有關,這和寶寶之前的作息習慣以及寶寶的氣質(zhì)類型有關。和寶寶有個睡前約定,每次講一個故事。讓寶寶在聽好故事后閉上眼睛,并告訴寶寶你會陪他入睡,讓寶寶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后才會很快入睡。起初可以多陪伴寶寶等他睡熟后再離開,漸漸地過渡到聽完故事就自己睡。
Q 我家孩子如今從托兒所升到幼兒園小班,據(jù)老師反映他在幼兒園不回答老師的提問??墒窃诩业脑拝s很多,這是怎么一回事?
A 寶寶很有可能是新環(huán)境的適應不良,和新老師以及伙伴們的熟悉度還沒有完全建立,正處在觀察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在親子時間中和寶寶溝通不回答老師問題的原因,真正了解到寶寶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不可臆斷和猜測。同時多和寶寶交流在園學習、生活情況,并給與幫助和鼓勵,讓寶寶逐漸消除顧慮和不安全感,體會集體生活的快樂,漸漸喜歡新伙伴。
指導專家:叢倩禎 畢業(yè)于上海師范大學,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F(xiàn)任上海萬代好國際教育機構0—3歲親子教育顧問,有著7年的學前教育專業(yè)背景,先后從事過國內(nèi)外知名母嬰育兒雜志社的編輯工作,多年以來一直專注地投身于0—6歲親子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新子教育經(jīng)驗,形成了獨特的早期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