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有文化,經濟獨立,品行端正,外形尚可甚至出色,身邊亦不缺乏追求者,也到了適婚年齡,但她們形單影只,一個人行走在人生旅程上,有些孤單,也有些無奈。她們,就是人們說的“剩女”。
策劃緣起
俗話說只有愁婚的男,沒有愁嫁的女。按目前國家統計的男女性別比例來看,適婚年齡段的男性遠遠多于女性??墒遣恢裁磿r候,我們身邊悄悄出現了一批大齡女青年,她們總是孤身一人,似乎成了無人問津的“剩女”。她們不是條件不好,也不是學歷不夠,更不是外貌不行,也不是品德上有問題,生活作風上更沒事。但她們卻孤孤單單,無比落寞地一個人行走在人生旅程上。
據有關數據顯示:2005年北京剩女人數達30萬;上海43萬;深圳41萬……這樣龐大的數字正以幾何數在增加。在這個通訊手段越來越發(fā)達,交友形式越來越豐富的現代社會,為什么有這么多“剩女”沒有找到如意郎君?是因為優(yōu)秀男人太少?是因為她們的眼光太高?還是因為她們不相信有純潔的愛情……難道“剩女”注定了就是“圣女”,注定了只能一個人孤單地慢慢變老?讓我們一同走進“剩女”的世界,關注她們的內心,尋找到一條通往溫暖愛情的方向——
傾聽
1、為什么好男人都已為人夫人父?
講述人:阮鈺 29歲 銷售代表
可以說我這個人有點輕微的戀父情結。我的父親是個軍人。也許是早年父母一直分居,所以父親復員后非常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生活,對我和母親非常好。尤其是對母親,時時處處都為她著想。家務事基本上都不讓她做,嘴里總是掛著那句話:你歇歇,讓我來。偶爾母親跟他耍小性子,父親總是呵呵地笑,或者在母親生氣的時候一把把母親抱在懷里,母親就在父親的懷里破涕為笑了。
在父親這樣的體貼與呵護下,母親的生活是幸福的。很多人都說母親看著年輕,一點沒有歲月的痕跡,這時的母親臉上就會露出幸福的笑容,她知道,這笑容是父親給的。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很小的時候我就跟自己說,長大了要找一個跟父親一樣懂得心疼女人的男人。母親的話說得對,女人,生就是為了讓男人疼的。
但很可惜。我不知道是自己的要求太苛刻了,還是眼光太高,或者根本就是時代的交替中已經讓男人的品性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我悲觀地發(fā)現,我身邊根本沒有像父親那樣,敢于承擔愛承擔責任,懂得體貼女人心疼女人的男人。他們,要么為一件衣服買什么顏色跟你爭得面紅耳赤,要么為你的一次撒嬌而悶悶不樂……
什么叫弱水三千?什么叫男兒偉岸胸懷?我發(fā)現這些男人跟你談戀愛不是為了愛而來,只是找一個人吵架,給寂寞空虛的生活增添一點噪音而已。
在這樣的失望中我尋找了一年又一年,發(fā)現那些與自己年齡相當的男孩雖然性格各異,但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斤斤計較,毫不相讓。這發(fā)現讓我無比崩潰。因為我發(fā)現自己越來越不喜歡這些男孩,如果說他們的愣頭青是因為年輕,還沒有經受歲月的洗禮,那么他們的小雞肚腸就是品性問題了。我開始對戀愛,不,準確地說是對身邊的男孩子們喪失了信心。
世間什么都可以抗衡,惟有時間不能。漸漸地,我步入了大齡青年的隊列。母親越來越焦急地催促我,說該談戀愛了,該找個人結婚了。我也想。可是很多事情不是想就可以解決的。尤其是婚姻問題。
雖然最近,我找到了合意的對象,他體貼溫柔,處處讓著我,懂得我細膩的心思,我能夠猜想,如果嫁給他,我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幸福。可是我不能。因為他已經為人夫為人父??v然他是我心目中完美合適的男人,但我明白,這完美的背后,站著一個蹉跎的女人。我不忍,也沒有權利去搶。
這世界就是這樣的矛盾。適婚男人全都像一塊沒有打磨好的玉,而已經晶瑩剔透的,又攥在人家手里。所以,像我這樣相信愛情的女孩,最后還是不知不覺中淪為了“剩女”。是孤獨,也是無奈。
2.愛情只是傳說中美麗的錯誤
講述人:梅杜莎 27歲 教師
我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女孩,父母在我剛升上初中的那一年離了婚。說不上什么難過,甚至有些慶幸能擺脫他們無休止的爭吵,不會再驚懼地躲在小屋里,惶恐地聽那一地鍋碗瓢盆碎裂的聲音。明白原來愛情是抵不過歲月的變遷,終究會變成兩個人的相互摧殘。
大學里也談過幾次戀愛,可到最后都無疾而終,直到我遇見了他。他是一間酒吧的經理,我暑期去他所在的酒吧應聘酒水小姐。偷偷地隱瞞了我在校生的身份,我知道他們一般不招臨時工。
推銷酒水的過程中,常有客人拉著我灌酒,自己本來就是不勝酒力的人,自然極力推拒。說實話看著那幫腦滿腸肥的中年男人們,心里面也甚感惡心,他們大部分都是已婚男人,借以工作應酬的名義在外面花天酒地,這更讓我對男人產生一種厭惡的心理。其中的一個老男人甚至教育我,合格的老婆就是要對男人的行蹤不聞不問,就是察覺了什么也要當作不知道。他經常幫我擋酒,有熟客也會關照我?guī)臀翼槃萃其N一下。由于每天下班都是深夜十一二點,我住的地方離上班地點很遠,每次他都堅持送我回去,但從不提額外的要求,送到小區(qū)所在的門口就駕車離開。他的彬彬有禮,讓我感到他跟那些粗俗男人的區(qū)別。
直到有一次,幾個過分的客人在我面前動手動腳,拼命給我灌酒,他仗義相助,幫我解圍,我開始抑制不住對他產生了好感和依戀。后來的一切水到渠成,不消多說,這也是自己頭一次認真地看待一份感情,盡管表面上因為太怕失去,總愛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但是我的輕率,害我忽略了他的背景,竟然在當時沒有察覺到他已婚的身份。
那天跟學校的同學去吃肯德基,類似肥皂劇里的俗套橋段,我看到了他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吃套餐的情景,他甚至體貼地幫女人擦了擦嘴角的油漬。我當時冷靜得出奇,心里除了血液的迅速凍結,再沒有什么歇斯底里的痛苦掙扎.回去后立馬切斷了和他的一切聯系,我清楚自己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男人的背叛,特別是對家庭的背叛。
現在已經參加工作的我,身邊總是不乏積極幫忙介紹對象的好心人,自己卻推了又推,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tài)。沒事的時候,逛逛街,聽聽音樂,反而很享受這種無牽無掛的生活。對愛情這種虛幻的東西,只在電視劇里偶爾觀賞一下,卻明白自己再也不會淪陷。這樣單身的狀態(tài)大概會一直持續(xù)下去,隨時做好了年歲漸長后,面對他人流言蜚語的準備。
3、單身是快樂的
講述人:賈冰冰25歲職業(yè)經理人
我是一個從小就被父母寵著的孩子,因為小時他們就把我寄養(yǎng)在奶奶家,讀書后回到他們身邊,可能是為了補償童年沒有給過我的快樂,他們很愛我,但是他們的愛是理性的,從小,他們就教會我如何獨立。
所以,現在長大了,單身生活對我而言,是一件輕松而且快樂的事。工作壓力雖大,但工作和家務我能很好地協調?,F在,想和我結婚的男人排著隊等著,而且都很優(yōu)秀,可我現在沒覺得我的生活比那些圍城中的女人少點什么,小時候以為快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有巧克力吃有新衣服穿,那樣就已經很開心了。長大后發(fā)現快樂只是很多人臉上的一副面具,錢和色往往就是婚姻生活中的觸礁石,想想與其小心謹慎地提防婚外戀,還不如一個人輕松度日。
讀大學時,我就已經開始工作了,現在我住的經典小戶型和車都是我自己努力得來的,這樣努力的結果,所付出的當然比別人多很多。可是我并不是那種只知道工作的女強人,工作壓力縱然大,可是每周我都會讓自己休息一天,或逛街購物、或看場電影、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偶爾也會呆在家里獨自發(fā)呆,其實發(fā)呆是最好的減壓方式,感覺很好。
我有很知心的女朋友和男朋友,我們彼此欣賞,互助幫助。我拒絕婚姻是因為單身生活的快樂與自由,這是婚姻生活很難賦予的?;橐鎏郏也幌氚炎约菏`在有限的青春里,在還不太老的時候就這樣累,換言之,生活本來就不輕松,我又何必把自己搞得更累。身邊優(yōu)秀的男人雖多,可是能讓我愛得發(fā)瘋的人還沒遇到,也或許是我實在太舍不得現在舒服的日子,不想折騰自己為誰去發(fā)瘋。也許到了35歲之后我會考慮婚姻。媽媽總擔心我到那時還嫁不嫁得掉,我自己則充滿自信,20歲時我是清純美少女,30歲時我是成熟的美女,40歲時我是優(yōu)雅的美女。任何時候娶我的男人都會是幸福的。
是剩女或圣女,于我來說都無所謂,這只是一個稱呼,一個鮮新的代名詞,“剩女”的生活和婚姻的生活,就像蹺蹺板的兩端,總是很難平衡的,重要的是自己的選擇,忠實于自己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4、最好的,總是最后那一個
講述人:菁兒 30歲記者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最好的風景總是在最后。
就好比我每次去買衣服,從來,我都不會在進商場的第一刻買下衣服,縱然我對這衣服是一見如故,縱然衣服是如何完美合意,我都會在貨比三家,比對了款式,比對了價錢后才會掏出錢來。因為,如果沒有縱觀全局,你只知道這衣服是漂亮的,卻不知道是不是最漂亮的。
就好比愛情和男人。美好的愛情有,優(yōu)秀男人也有,但是不是最優(yōu)秀,惟有經歷與比較,才能得出真知。
所以,我的戀愛談了一場又一場,男人換了一個又一個。每一個每一場,我都抱著認真誠意的態(tài)度,試圖在他們身上挖掘出自己最喜歡,最合適的一面。我的工作是記者,需要全國各地到處跑,這給我挑選男人談戀愛提供了便利。我發(fā)現,東北的男人實誠卻不是好的戀愛對象,北京的男人善于調情卻不是好的結婚對象,上海的男人倒是精細適合過日子,卻讓人沒有激情,而廣州男人雖然大方,卻不太尊重女性……
每一次戀愛,我都有不同的體會,或者快樂,或者刺激,或者憂郁,基本上戀愛里酸甜苦辣的滋味我都嘗遍了,也碰到過一兩個讓我真心想嫁的人。尤其是那個從加拿大回來的海歸,年輕、富有、有學識有涵養(yǎng),那次當他在西餐廳俯在我耳邊低聲輕語,溫柔地請求我嫁給他時,有那么一刻,我的心是暈眩的,是真的有了停航作嫁的念頭。
但也僅僅是一瞬而已。一想到自己還年輕,不到最后不知誰是最好的最合適的,我就偃旗息鼓了。
在這樣輪回的尋覓與守候中,我開始步入大齡青年的行列。那天早上,當我在明媚的陽光下看到眼角的第一尾皺紋時,忽然驚覺,自己已經三十了,而身邊依然形單影只??只畔衲俏舶櫦y,是突襲而來的。此后,我開始留意身邊的男人,一個個挑選,一個個篩選,想在這存儲的眾多后備男人中挑一個作為結婚對象。
卻沒想到結果是悲哀的,我發(fā)現那些真正適合婚姻,心疼人體貼人的后備男友一個個已經進入圍城了,再者,就是同樣把眼睛朝向天空的男人。
現在,再說那句“最好的總是在最后”這樣一句話,多少有點猴子掰玉米的味道了。所以,奉勸妙齡女郎們:把握時機,愛若來臨,就要抓住。錯過,往往是一輩子的遺憾。
鏈接
剩女是如何成為剩女的?
a錯誤想法:沒有你可選擇的了,因為所有優(yōu)秀的都被挑走了。
事實:記住這個世界充滿了可能性,每一只鍋都能找到一個蓋子。不要擔心成功的幾率,你總是有機會的。即便真的只有 1/7397685的希望中一張百萬美元的彩票,卻還有人中獎——也許就是你呢。
b錯誤想法:只有一個人對你合適。
事實:大海中有許多魚。尋找愛就意味著面對許多的可能性和做出妥協。這是千真萬確的——不要尋找“那個人”,而是要多約會。盡量利用每一次約會!把它當作一次冒險,一種獲得快樂、了解你自己和別人的一種方法。不要太看重男人的缺點,不要堅持某一體重、工資或者地位,增加你遇到合適人的機會。
c錯誤想法:不可能找到愛人
事實:要知道愛情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和地點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永遠不要放棄你的信心,你就永遠有機會找到。
七嘴八舌
剩女真的是多余的剩下來的無人問津的女孩?她們注定永遠只能做情愛的守望者?剩男談及剩女又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我們做了一個與之相關的調查發(fā)言——
剩女一方發(fā)言:
呆呆蟲:“剩女”不是被制造,而是“自造”。不是一個女人自己造,而是整個女性群體合力制造。
迷人的恐龍:單身成為一種權利,一種誰也管不著的自由狀態(tài)。如今不是泡妞的年代,是“泡帥哥”的年代。不管女人急不急,反正男人們是不急了。他們改追事業(yè)追名牌,他們泡商場泡健身房泡咖啡館,就是不泡妞。
橙子:婚姻是愛情的升華,為世人的眼光而嫁,嫁不想嫁的人,是對愛情的褻瀆,對人生的不負責。我決定等待下去,已經堅持了這么多年,沒有理由不繼續(xù)堅持??!
卡布其諾:都是瓊瑤惹的禍。“剩女”基本上是在1970年代出生看瓊瑤小說長大的。人家書里面女的漂亮,男的英俊,一旦愛上了,那叫一個天昏地暗、生死相許啊,可現實里沒有,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只好不結婚。
哭泣的豬:都是男人惹的禍。問一個男人對已婚女人的印象時,他說“都在想法留住自己的老公呢”。想想也是,結了婚的女人,包容了太多的瑣碎,變庸俗了,事業(yè)、孩子、丈夫、長輩,樣樣都要保全,樣樣都要操心,怎么能不蒼老?所以,還是不婚為妙吧。
剩男一方發(fā)言:
逆風飛揚:許多人問我為什么至今還單身,我總是回答“還沒有找到共同能讓對方發(fā)昏的人”,因為“婚”的造字不就是女的發(fā)昏,可是現在的女性都太清醒了,不那么容易發(fā)昏,她們的要求太高也太多,可能這也是她剩余的原因吧。
漂泊的船:我理解她們身上有太多的壓力——父母、朋友、社會,一個30多歲的優(yōu)秀女性,不管她事業(yè)多成功,內心還是有找男朋友、成家的渴望。但我就覺得非常奇怪,為什么女性一定要找一個能力、經濟等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男人呢,女人看男人應當看本質,像那些物質的東西都是可變化的。畢竟幸不幸福不是由這些物質條件絕對說了算,內心的想法和個性是否合適才是決定性的。
赤道:剩女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個笑話,當人們給20歲的優(yōu)秀女孩介紹男朋友時她們會問“他帥嗎”,30歲的女人會問“他有錢嗎”,40歲的女人就直接問“他在哪里”。這個笑話反映了不同年齡層次女性的心理變化。我就特別怕那些30多歲的,自以為很懂的女人,她們想要的太多,卻實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專家發(fā)言
高峻輝(武漢大學心理學博士):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剩女”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兩種:一是過分追求完美;二是重癥愛無能。過分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以理想的模式選擇、評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容不得客觀的任何一絲不足。因此她們無法接受任何一個有缺點的男人,因而在求愛的路上一再錯過。雖然她們之中不乏優(yōu)秀之人,卻始終將自己情和婚姻一再錯過置于一個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上。最后終于成為了“剩女”。
而“重癥愛無能”者,則多是因為經歷過感情的挫折,從而對愛對婚姻喪失信心,直至最后到心如死灰的無欲狀態(tài)。對她們而言,成為“剩女”是被動的,卻是惟一的選擇。
基于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建議那些正處于擇偶期的女性朋友,在選擇戀人的時候,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一味追求完美,首先天底下本就沒有完美的男人,再則婚姻本身就是一個成長和磨礪的過程,無所謂絕對的完美。另外,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遇到挫折時要學會調整心態(tài),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了自己的一生。
陳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婚姻法教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剩女的形成和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及婚姻關系的結構是有關系的。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婚姻結構里男人年齡大于女人;男尊女卑;男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內……這些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女性擇偶心理,當她們沒有找到理想的男人形成心目中的婚姻結構時,她們會對婚姻產生懷疑、懈怠、守候的心理,“剩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形成的。其實美滿的婚姻有很多種,沒有固定的模式與結構,只要自己覺得是合適的是幸福的,就是應該爭取與把握的。
幸福觀點
有異性的地方就會有愛情,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婚姻。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冠冕,卻是由人的本質屬性決定的。人區(qū)別于其他高級動物的特點就在于人是感情的動物,這感情是人的一種本能與本質,而愛情則是感情里最主要的情感,異性相吸,就是愛情于人的原始追求與需要。所以說,有異性的地方就會產生愛情。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而現在人們感嘆沒有男人或者沒有愛情,并不是說真的沒有,只是人們追求的愛情已經脫離了她的本初,被人們附帶上了各種外加的條件,諸如外形、諸如家世背景、諸如社會地位,諸如經濟基礎等等。我們常說愛情是純真的美妙的,是說的那些脫離了附加條件的愛情,愛情和所有事務一樣,一旦附加上世俗的條件,就會變得復雜。其實男人也好,愛情也好,都是有的,只是他們可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不如自己想象中的美好,但是生命就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男人和愛情,也是一個日益完善的過程,一味追求現成的完美,往往只能給自己帶來傷痛。
相信愛情,相信真誠,你會發(fā)現幸福其實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