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應(yīng)該怎樣做,我說不出,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和方法?!濒斞甘俏恼麓蠹遥绱苏?,固然與他的謙遜、不好為人師有關(guān),然而他關(guān)于文章修改的“三法”,卻不失為經(jīng)驗之談,如果我們能夠認真研究,并適當效法、運用,對初學寫作者,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魯迅修改文章的三法是:
1、暫讀兩遍求上口
魯迅先生說:“我做完之后,總要讀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把它讀得順口?!睕Q不能用“只有自己懂得或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也就是說,文章寫好后,最好靜下心來,先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上幾遍,從中發(fā)現(xiàn)缺陷和不足,進而在讀中改正,以便于讀者理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寫出來后,經(jīng)常讀給老太太聽,聽不懂就修改,這也是心里想著讀者,以通順上口、易懂易理解為原則的。
2、冷卻擱置再修改
魯迅先生說:“等到成后,擱它幾天,然后再來復(fù)看,刪去若干,改換幾字。”意思就是先擱置冷卻,過段時間后再修改。因為,文章往往是感情的產(chǎn)物。當你眼有所見,耳有所聞,心有所思,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并由于某種誘因的引發(fā),激情潮涌、感觸滋生,千言萬語積于心中,感到不吐不快時,就會揮筆綴文,一氣呵成。這一氣呵成的文章,雖感情真摯、氣貫始終,但往往會存有思慮不周、偏激失當之處;而當時又是難以覺察發(fā)現(xiàn)的。如果把它擱置幾天,進行一番“冷處理”,就會有另一種情形:等你靜下心來,再行翻閱便能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從而加以修改。
3、忍痛割瘤狠修改
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比藗兇蠖紝ψ约旱膭趧映晒嬗衅珢坌睦?,而習作者尤甚。這就需要作者有高度的責任心,對自己、對讀者都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哪怕是自以為精彩的片段,或曾是苦心孤詣錘煉的字句,只要與主題思想無關(guān),或不能很好地服務(wù)于主題,就要像對待毒瘤一樣,痛下狠心,徹底剔除。有時甚至還需要請別人看看,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進行修改,因為,具有偏愛心理的“當局者”,往往是沒有“旁觀者”清的??傊仨毢菹滦哪c,字斟句酌,當刪則刪,絕不能“心慈手軟”。
“文章不厭百回改”。讓我們借鑒魯迅先生修改文章的三步,寫出更多的佳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