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興國”理念在印度特色的國情下幾乎成為一種諷刺。充斥著富人和新貴的上流社會將其對男性的偏好逐漸轉變成一個歧視女性的社會體系。于是,印度民眾開始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論調:教育高反而更有“機會”生兒子。
在傳統(tǒng)文化根深蒂固的印度,現代科技——不留神就可能淪為陋習的幫兇。譬如用于檢查胎兒發(fā)育的超聲波,在印度卻被斥為“女性殺手”——英國最具權威的《柳葉刀》醫(yī)學雜志報告指出,選擇性墮胎正以每年50萬個的速度喬噬著印度潛在的女性人口。而這一切,皆因超聲波帶來的產前性別檢查而起。
繼殺嬰、童婚、陪葬(撒提)等殘害婦女的古老風俗之后,墮胎正以殘忍而悄無聲息的殺戮方式,成為這個畸形社會的萬惡之首。雖然政府早已立法禁止產前性別檢查,印度新生兒的性別比例仍然止不住急速傾斜。
如果20年內出現1000萬“光棍”,這是否預示著一場毀滅性災難?曾經視女子如敝履的印度社會,正被迫面對如此尷尬問題。然而更難堪的事實在于,屢破禁令、頂風作案的并非無知農民,而是印度最富庶、最有教養(yǎng)的精英階層。
科教“誤”國
不論是殖民年代,還是獨立時期,“男尊女卑”思想從來被印度社會淘汰,反而超越任何宗教和種族——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基督教的信徒,當然也包括穆斯林,他們都在墮胎技術的誘惑下迷失方向,作為先進科技的直接“受益人”,最先擁抱這種性別選擇手段的恰是素質較高的都市女性。
“受過良好教育的婦女有更多機會接觸科技,她們更有社會特權?!毙碌吕飲D女發(fā)展研究中心專家薩布·喬治對精英婦女的墮胎現象解釋道。農村孕婦必須等待若干月巡游一次的流動胎檢車,而城市女性卻能輕而易舉地接受反復檢查,或是在倉促決定下實施人流。這正說明,為何印度兒童性別比例失衡的現象在經濟增長最快的發(fā)達地區(qū)最為明顯。在工業(yè)化的古吉拉特邦西部,每1000名男童相對的女童數量僅有883人;在旁遮普北部的富裕農耕區(qū),這一數字銳減至798。反之,比哈爾和北方邦等貧困地區(qū)的性別比則維持不變甚至略有提高。
在薩布看來,大家族觀念的逐漸淡漠,并不意味著精英女性會對孩子的性別一視同仁。“任何家庭在縮小過程中,都以犧牲女孩作為代價。不僅在印度,全世界都大抵如此?!彼_布感嘆道,事實上,為求得一子一女的“完美家庭”,不少印度婦女確實借墮胎舍棄多余的女孩。
和中同一樣,印度上世紀70年代推出的計劃生育,也對兒童性別比例產生深遠影響。由于政府提倡每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在無奈和絕望中,更多富裕家庭選擇以“人下手段”確保家庭中有男性傳遞香火。自上而下的家族壓力,也使許多思想開放的新女性被迫墮去女胎。
“我的心告訴我‘男女平等’,但我沒法改變這個社會?!毙碌吕镄∮忻麣獾乃饺酸t(yī)生姬塔提及墮胎就神色黯然。作為當今印度社會精英女性的代表,在婦科診所工作的姬塔對女性墮胎深惡痛絕,然而她本人在婚后卻不得不走上這條老路。在兩次人流后,姬塔終于為婆家生了一個男嬰?!胺駝t我該怎么辦? (生不出男孩)在這兒就是恥辱。如果你沒法傳宗接代,你就只能被家庭和社會鄙視?!奔寡哉f。
“科教興國”理念在印度特色的同情下兒乎成為一種諷刺。正如孟買社會科學研究所的社會學家穆勒里·德塞所說,教育和富裕并未給印度社會帶來平等之類的價值觀。充斥著富人和新貴的上流社會將其對男性的偏好逐漸轉變成一個歧視女性的社會體系。于是,印度民眾開始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論調:教育高反而更有“機會”生兒子。
“社會的失敗”
隨著印度社會財富的增長,性別比例也愈發(fā)懸殊。人們更少聽到殘忍母親用滾燙雞湯灌喉的殺嬰事件,但卻日益感受到“女性赤字”的無言控訴。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反彈力令不少印度人陷入沉思。加爾各答的人口學家和性別研究者薩西·阿格尼胡特里大聲疾呼,那些相信城市化和經濟繁榮能夠影響傳統(tǒng)觀念的人是“完全錯誤的”。
數年來,女權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一直試圖在印度社會尋找性別歧視背后的罪魁禍首。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性別歧視在現代社會中產生如此“變異”?以超聲波為代表的先進科技?無法得到有效實施的女性保護條例?還是巨額嫁妝的傳統(tǒng)習俗?然而這些只是催化劑,真正的誘因卻在于,將婦女視作社會負擔的陋習始終沒有消逝。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組織駐新德里的發(fā)言人中施諾表示,目睹種種失衡現象,他個人認為“這不是(印度)婦女的失敗,而是整個社會的失敗”,因為“婦女的地位如此之低,以至于她們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
撥開迷霧,那些包裹在“沙麗”中的女性卻怎么都找不到光明未來。畢竟在印度的世俗社會,“喜得貴子”才能開創(chuàng)多贏局面:女人依靠兒子在家長式的家庭環(huán)境中換得地位和尊重;男人為擁有延續(xù)香火的后代感到驕傲;長輩們找到了情感依靠;而婦科醫(yī)生則在墮胎產業(yè)的繁榮下衣食無憂。
(摘自《外灘畫報》)
鏈接:
中國上世紀60年代達到生育高峰,當時平均每個婦女生育7.5個孩子。由于實行計劃生育,中國人口得到控制,但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沒改變。偏愛男孩的中國人手方百計要生男孩,如今全國的男女比例已到了120:100的地步。無疑,中國男女比例失調狀況嚴重。由于男女比例失調,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身俱樂部,會有2300萬中國男人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