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長期以來與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有著很深的糾葛,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對不當使用他人知識產權的依賴。知識產權人利用法律賦予的權利,針對這些侵權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依法提起訴訟作為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手段和實施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一部分本是無可厚非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知識產權權利人在頻繁的知識產權爭端中也存在著超出知識產權正當行使界限的情況,遺憾的是,由于我國慣于侵權的惡名使得國人麻痹大意,以為是權利人正當合法維權行為,等到發(fā)覺存在濫用嫌疑時我國企業(yè)的經濟損失已經非常嚴重。比如“DVD專利聯合許可”系列糾紛,我國DVD廠商為此支付日、美、歐等企業(yè)結盟的“3C”、“6C”已達30多億人民幣,還將繼續(xù)支付數百億元人民幣。中國經濟面臨著知識產權的全方位挑戰(zhàn):知識產權濫用的規(guī)制問題顯然己經成為一個極為嚴峻和緊迫的重要課題。我國學者雖然對反壟斷法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針對知識產權濫用這一既嚴峻又現實的問題,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的設想和建議,但是對于如何分辨 “合法使用”和“濫用”知識產權尚未深入研究。本文試圖就此問題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