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海洋浩瀚無邊,時常有一些令人感動的浪花。
一個夏天的清晨,我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來,天還涼快些,疾步向外婆家走去。
在一個十字路口,我看到一位拄著竹杖穿長裙的阿姨,她在路口躑躅著要過馬路。她的前面有幾個小孩子在跳來跳去,還不停地沖她做鬼臉,有個膽大的小孩還把手伸到她眼前晃動著。很明顯,這位阿姨是盲人。
“這馬路上人來車往的,一個盲人怎么獨自上街?。 蔽以谛睦镟止局?。那幾個小孩太不像話了,我實在看不下去,走過去沖那幾個小孩一瞪眼,吼了一聲:“干什么?。 睅讉€孩子就讓我給驅(qū)散了。我對盲人阿姨說:“阿姨,要過馬路嗎?”
“是啊,瞎子出門真不方便啊……”
我二話沒說,上前扶住阿姨的手慢慢地往前走。老師說過,少先隊員在假期里要多做好事,同學(xué)們有的去公園打掃衛(wèi)生,有的幫媽媽做家務(wù),有的去幫助孤寡老人……那多累,看,我扶盲人過馬路,這好事做得輕松又實在。我仿佛看到周圍的人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便不自覺地把胸挺了挺。
過了馬路,我對盲人阿姨說了聲“再見”就高興地哼著歌又匆匆趕路了。
沒留神,被路中央躺著的一塊大石絆了一下,我打了個趔趄,差點摔倒,腳趾頭火辣辣地疼。
我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罵了句:“誰這么缺德,把這么大塊石頭放在路中間?!绷R完準(zhǔn)備走,突然又想起什么,我回過頭,看見盲人阿姨也正走到大石頭跟前,但是并沒有被石頭絆著。她用竹杖敲了敲,又用腳試探著踢了一下,我猜想她馬上就會繞著走過去了。誰知道她竟然蹲了下來,放下竹杖,搬起石頭往路邊移??磥硭且嶙吣菈K石頭。
我一時愣住了,看著她彎著身子、吃力地搬著石頭,用腳板擦著地面摸索著向感覺中的路邊移動著。我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我做了什么好事?只是扶一位盲人過馬路,舉手之勞也值得洋洋得意嗎?看看人家盲人阿姨,雙目失明,還處處想著方便別人!
我的眼眶濕潤了,趕忙跑過去幫阿姨搬石頭,說:“阿姨,我來吧。”
“又是你啊,真是好樣的!”阿姨的聲音顯得有些興奮。而我卻覺得很慚愧。
好多日子以來,我一直記得這令人感動的一幕:我引一位盲人阿姨過馬路,盲人阿姨卻指引我怎樣走好人生的路。
(指導(dǎo)老師:林秉程)
點評:
文章采用對比描寫的方法,先是小作者為一位盲人阿姨引路,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自鳴得意,然后是看到盲人阿姨為了方便他人而費力地搬路當(dāng)中的一塊大石頭,覺得盲人阿姨的行為給自己的人生道路指引了方向。
文章敘事和抒情相結(jié)合,表達(dá)流暢,有一定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