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個萬花筒。萬花筒,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出一個又一個“我”來。
鏡子里的我
瞧,鏡子里我這副尊容吧:兩根圓柱上頂著兩個球兒,一下一上,下大上小。那圓柱,本人管它叫“腿”,不過,老媽管它叫“大象腿”;大球呢,在老爸嘴里是“西瓜肚”,在老媽嘴里又成了“救生圈”;至于那小球,有同學(xué)叫它“計算器”(本人的速算、巧算水平超一流,這決不是瞎吹),有同學(xué)叫它“開心果”(那次元旦晚會上,本人表演的相聲《講衛(wèi)生》逗得大家人仰馬翻。這絕沒有夸張)。
課堂上的我
課堂上,號稱“快嘴”的正是本人。無論什么課堂上,舉手的高度和速度的記錄都由本人保持著。而且,越是公開課,本人越是“人來瘋”。上周,胡老師為全校老師上語文活動課“能說會道”。當(dāng)時,胡老師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李白、王維、千古絕唱”,讓我們用這三個詞編故事。嘿嘿,小菜一碟嘛!聽聽本人的絕妙創(chuàng)意吧:“話說李白、王維乘著‘時空穿梭機’,從唐朝來到了二十一世紀(jì)。他倆走在大街上,只見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招牌一個大過一個,什么‘網(wǎng)吧’‘茶吧’‘陶吧’‘氧吧’……盡是‘吧’。走著,走著,李白看見了一家‘酒吧’,他不是‘酒仙’嗎?他拉著王維走了進去。喝著喝著,李白吟起詩來:‘一杯一杯又一杯,飲盡千杯也未醉。不識美酒真面目,只緣酒中兌了水?!蹙S聽了連連稱贊:‘好詩!好詩!真是千古絕唱啊!’”本人話音剛落,掌聲、笑聲就響成了一片,差點掀掉了天花板。
旅途中的我
假日里,媽媽帶我到三峽旅游。一路上,我纏著導(dǎo)游不放,一個個問題像連珠炮似的射向他:“巫峽的傳說還有哪些呀?劉備真的埋在白帝城嗎?三峽工程完工后,會不會把白帝城全淹了……”問到最后,導(dǎo)游竟向我求饒了:“小家伙,你能不能少問幾個問題呀?”惹得旁邊的游客哈哈大笑。
這就是“我”,有意思吧!
【指導(dǎo)老師:胡金花 王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