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來,從東方到西方,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華人上演了一幕幕“縱橫四海”的悲喜劇。于是,今天在異國他鄉(xiāng),當(dāng)京腔京韻、吳儂軟語突然出現(xiàn)在耳畔,我們會驚覺:原來彼此都是華人。
華人的遷徙史源遠流長,張騫的駝鈴、鄭和的船隊帶著華人踏足到遙遠的中東、歐洲、非洲,一部分人留下來成為移民,傳播造紙、制瓷等技藝。漸漸地,世界的各個角落里都有華人生長。他們穿唐裝馬褂,說吳儂軟浯,天熱了搖蒲扇,天冷了烤炭火,聽京戲評彈,看紅樓三國……最中國的生活表達著對故土最真誠的思念。
華人為什么移民,從這個城市到那個城市?他們曾衣衫襤褸、飄洋過海,在不合理的種族歧視制度下甘心做“次等公民”,做最辛苦的工作,住最差的窩棚……他們省吃儉用,把精心省下的積蓄寄回遙遠的東方……他們迷戀故土,相信葉落歸根,即便死在異國他鄉(xiāng),也要把最后的積蓄交給一個委托人,托他把自己的尸骨帶回故鄉(xiāng)安葬。不能回鄉(xiāng)的人把墓碑朝向東方,墓碑上還要刻上眷戀了一輩子的“方塊字”:某某氏子孫……
“生計”——所有華人移民過程中的凄苦都指向這個最普通,卻折磨華人一生的詞匯。為了生計,華人在異國他鄉(xiāng)省吃儉用,艱苦創(chuàng)業(yè): 為了家族的生計,華人拖兒帶女,又思戀故土的親人;為了民族的生計,華人勤勉讀書,探求真知,尋求強國之道……“生計”在華人的移民史中,早超脫出了世俗的概念,在“生計”中,閃耀著華人最珍貴的民族品格和最優(yōu)良的民族品質(zhì)。
或許過去的百年并不是華人走向世界的開始,但卻是華人移民史上最重要的百年。在這百年里,加拿大的“人頭稅”被廢除;美國的《排華法案》被廢止;馬來西亞的華人學(xué)校取得合法地位,學(xué)位得到承認(rèn);印尼的華人被準(zhǔn)許恢復(fù)自己祖先的姓氏,創(chuàng)辦使用自己母語印刷的報紙;而華人的故鄉(xiāng)——中國也成為這個百年末期,世界經(jīng)濟成長最快。最受人矚目的區(qū)域。
我們相信,在“華人”與“世界”之間一直有一個方程式。從地理上說,華人早在幾百年前就先于其它民族走遍了世界,但從人格價值和民族尊嚴(yán)上來說,過去的百年才是華人贏得世界尊重的百年。從地理上的“世界”走向民族尊重上的“世界”,華人在未來的天地會更加寬廣。
我們關(guān)注百年來城市的變遷,關(guān)注華人在城市里的生活,記錄華人為“生計”的付出;記錄華人生活的場景;記錄下華人贏得世界尊重的過程。不管優(yōu)雅或艱辛,那將都是最真實、最華人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