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云,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世為人或待人接物處處皆有那么一個界限,它明確了是敵人還是朋友,是善良抑或是丑惡,是親情或是友情,是愛或是恨,即使是愛恨交融,即使是黑白混淆,總有那么一條界線能夠?qū)⑽覀兊氖澜鐒澐值们迩宄?,那便是一條底線。
我們可以無限地向往成功,但底線要求我們不能太貪婪或?qū)⒊晒α桉{于他人的痛苦之上。拿破侖便是真實的例子。他看到法國人民在革命與歷史的洪流中掙扎時,它站了出來,領(lǐng)導法國人民收復失地、重振國威,但它所要的成功卻是整個歐洲,于是侵略便開始了。他的成功欲使西班牙人民飽受奴役,使法國士兵在俄羅斯的嚴冬中凍餓而死,使法國人民重新陷入戰(zhàn)爭之苦,他使人們的心中的痛再次涌起,他超越了法國人民的底線,于是反抗開始了。最終他的成功欲使他在大洋中的小島上無聞地離去。一切皆因他超越了那條底線。
我們可以理解并容忍“局部”的大同小異,卻不能容忍分裂主權(quán)。寶島臺灣便像是祖國母親的一滴淚,凝結(jié)著兩岸人民的鄉(xiāng)愁,凝結(jié)著對回家望眼欲穿的期待,凝結(jié)著回歸無期的辛酸與無奈。我們怎能讓母親長久地哭泣?我們不會在這一問題上有絲毫的讓步與妥協(xié),不會讓任何居心不良的勢力左右臺灣,當他們的行徑超越中國人民的底線時,我們會堅決予以回擊!
我們的生活可以時尚,應該現(xiàn)代,但絕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心所欲,怪異不羈。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文化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文明高尚的品質(zhì),都不該忘記。不知從何時起,街上再也很少見到紅領(lǐng)巾,過馬路時也極少再見到小黃帽,只見活動結(jié)束后會場上棄之滿地的一面面小小的國旗,連國外的公共場館也要為我們中國人特別地立一塊牌子:“請勿隨地吐痰或大聲喧嘩!”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雖然只是個別的幾個,但我認為這“個別”的底線應該讓我們的心中感到不安與難過。小小的我還懷念那舉著隊旗在馬路上擦護欄的日子,懷念清晨校園門前同學互相問好的溫馨場面,懷念路上穿著校服、騎著單車緩緩駛過的晨昏,懷念中國被尊為禮儀之邦的歲月。
因此,我希望手中有枝神賜之筆,在每顆心靈上畫一條底線,讓心田規(guī)整有序,讓行為合理有度,讓生活安然有章,讓幸福與笑臉不再從身邊悄悄溜走,小小的底線,寄托著大大的夢。
評語:同樣是在考場中,同樣是寫“底線”的話題,孫婷婷寫出的是又一種風格——屬于她自己的風格。結(jié)構(gòu)仍舊很傳統(tǒng),還是“總——分——總”;傳統(tǒng)怎么的,照樣能夠“舊瓶裝新酒”,駕馭著它,駕馭好了它,照樣“瀟灑走一回”的;孫婷婷這不又“瀟瀟灑灑”地走進了我們的視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