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建局老局長要退休了。城建局主管城市建設(shè),這個職務(wù)是個肥缺。要是能當上城建局局長,等于在自家栽了棵搖錢樹。市科局級干部的眼睛都緊緊盯著這個位置,希望自己能撈到這份“美差”。
臨水鄉(xiāng)鄉(xiāng)長賈正金比誰都想得到這個職務(wù),可他表面上卻裝作一點兒都不著急。原來,他早給市委書記吳德賢送了份厚禮,吳書記答應(yīng)他,等城建局老局長退休后,讓他取而代之。誰料,關(guān)鍵時刻,吳書記卻因受賄被雙規(guī)了。賈正金跟新任市委書記秦書記根本不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可就讓他這么放棄,又覺得不甘心。最后,經(jīng)多方打聽,他得知秦書記有個嗜好——喜愛收集古董。人有所好,必欲求之,賈鄉(xiāng)長這才又有了一線希望。
秦書記心系文物,言必講古董。他上任不久,決定由市博物館牽頭,舉辦一次文物展覽?!皶洅鞄?,全民參與”,從而挖掘流失在民間的古董古玩,發(fā)現(xiàn)群眾中收藏古董古玩的愛好者和專家??烧媸琴p寶和鑒寶人才交流心得的好機會。
“上面所好,下必甚焉”,市委書記酷愛文物,下面干部必然喜歡古董。市里頓時掀起了找文物、尋古董的熱潮。很多干部把自家的壇壇罐罐、紙幣、銅錢、破書舊畫全清理出來,請專家鑒定,都想弄出個稀世珍寶來,贏得收藏專家的美譽,讓秦書記刮目相看。
賈鄉(xiāng)長比別人聰明,他沒有勞神費力去找那些破爛兒玩意,而是花了十五萬元人民幣,從外地古董行買了個宋代青花龍紋瓷瓶擺在家里,說是他家老祖宗賈似道傳下來的。這可是在“文革”中,他用生命和鮮血保存下來的寶貝啊。
文物展覽會開幕之前,賈鄉(xiāng)長借交流收藏心得之名,帶上古瓶去拜訪秦書記。秦書記果然是個古董行家,見了賈正金的古瓶,眼睛都直了。“好瓶!好瓶!”秦書記贊不絕口,“正金啊,你竟收藏如此珍貴的古董,實在難得,真是收藏界的功臣啊!”
賈鄉(xiāng)長趕緊說:“‘功臣’二字我愧不敢當,只不過我視國寶如命。收藏、保護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是我們的責任??!”
“說得好!”秦書記興奮地說,“你是我接觸的干部中,最懂文物、最愛古董的行家。我倆情趣相投,我總算找到了知音?!?/p>
賈正金見秦書記拿自己當知音,又見他對古瓶愛不釋手,覺得是時候了,乘機說:“書記,這古瓶你要是喜歡就留下……”秦書記忙推辭:“不,不,我不能奪人所愛,何況這是你的傳家寶?!?/p>
“書記,你是領(lǐng)導(dǎo),古瓶在你手里更有價值。再說,這古瓶沒準兒是我家老祖宗賈似道貪來的,屬贓物,給父母官收藏也算物歸其主?!鼻貢浺娰Z正金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又是一臉真誠,才半推半就地收下了。賈正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這才試探著說:“書記,我這人就是愛古董,小到一塊石磚,大到一座古建筑。我們市里古建筑那么多,如能讓我……”秦書記似乎聽懂了他的話外音,意味深長地拍了下賈正金的肩膀,說:“我心里有數(shù)。”
市里舉辦的文物展覽終于開幕了,秦書記和賈正金都應(yīng)邀出席。展廳里,賈正金送給秦書記的古瓶擺在最醒目的地方。不過,展品下面的說明牌上標明收藏者仍是賈正金。會上,秦書記代表市委表彰了賈正金獻寶有功,并獎給賈正金一面錦旗,上寫“獻寶模范”四個大字。原來,秦書記是代表政府收下了賈正金獻的古瓶。賈正金心想:這秦書記可真有一手,既避免了受賄嫌疑,又讓我落了個獻寶有功,真是一舉兩得。
市里的干部們對賈正金嫉妒得要命,都說賈正金走運,過去連文物是什么都不知道,現(xiàn)在一下子成了收藏專家、獻寶模范。秦書記如此器重他,城建局局長一職非他莫屬了。賈正金也這么想,有了領(lǐng)導(dǎo)的關(guān)照加名人效應(yīng),夢寐以求的城建局局長的一職,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這一天終于到了,賈正金接到市委組織部的電話,說秦書記找他談話。他喜滋滋地坐上車,直奔市委大院。同僚們見他那春風得意的樣子,紛紛向他祝賀:“賈鄉(xiāng)長,不,該叫賈局長了,當上了城建局局長以后,要是有什么審批項目、委建工程需要你批準的,可要高抬貴手啊!”賈正金滿口答應(yīng):“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秦書記親切地接見了賈正金:“正金啊,根據(jù)你個人的特長和能力,本著人盡其才的原則,經(jīng)市委常委研究決定,任命你為博物館館長……”
“??!”賈正金聽后,腦袋“嗡”的一聲,差點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