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時間遇到不同的人結(jié)局是不一樣的: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場心傷;在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陣嘆息;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生幸福。
而她的故事很顯然是屬于最后一種結(jié)局。
三次“你嫁給我吧”
悠閑的夏日的午后,風從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吹進,白色的紗簾隨風輕輕地起起落落。張寶全和王秋楊光著腳,綣坐在那張柔軟舒適的亞麻沙發(fā)上,看著電視,不時地傳來兩個孩子上上下下嬉鬧的聲音。15年的相識,10年的婚姻生活。
一個充滿幻想、個性張揚、敢想敢做的浪漫男人,一個理性中帶著一點不羈、簡單自然,把自己比作“豹子”的女人,把內(nèi)心所有的激情都簡化成這樣的一個家、一個下午,一幅幸福的家庭畫卷。
誰也不會想到當初張寶全和王秋楊會因為拍一個專題片而聯(lián)系到一起,張寶全是編劇,王秋楊是場記,劇組里是唯一的一個女職員。
“有次醒來竟然是一只母老鼠在被子上下了一窩小老鼠,我把它們捧下來拉起被子接著睡。我還是宿舍的頭,每天領(lǐng)著全宿舍的人搶水,要是搶不到只好到幾里以外的地方挑水?!蓖跚飾詈呛钦f道。
因為很多同類的小故事,同樣有過艱苦生活的張寶全覺得這個女孩子很親切,沒事的時候就經(jīng)常在一起聊。
拍攝結(jié)束后,兩個人就要分開,或許這是最后的表白機會,在去機場的路上,張寶全對王秋楊說“你嫁給我吧!”王秋楊以為他開玩笑。
在飛機上張寶全再一次說“你嫁給我吧!”王秋楊意識到這是真的了。
下了飛機張寶全第三次求婚,“你嫁給我吧!”
……
或許是源自于對方的坦誠執(zhí)著,王秋楊,19 歲的王秋楊沒和家里人商量就答應(yīng)了。
也許王秋揚的直覺告訴她這是一次幸福的機會。
“當時對張寶全簡直是一種崇拜,他寫劇本畫插圖,拿起身邊的樂器就能來上一段,沒有他不會的,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件很浪漫的事吧?!钡?,兩個人并沒有很快地走到一起,這中間又經(jīng)過了5年的波折。
機場分手后,一切并不那么簡單。兩人之間的世俗差距很大,年紀差10歲不說,王秋楊的父親已是某軍區(qū)的司令,而張寶全只是個基層的小干部,又有過一次婚姻經(jīng)歷,年輕漂亮的王秋楊,身邊不知道有多少追求者。
但是兩個人卻這樣堅持了下來,堅持走著自己愛情之路。
“讀”懂彼此
雖然今天衣食無憂,但對10年前買菜時“淘大堆”的情景依然清晰:“一般是在下午三四點鐘時,賣菜的攤主會把曬了一整天的菜碼成一堆一堆地賣,一元一堆,能吃幾頓。一個冬瓜除了瓜肉,皮和瓤都舍不得扔,炒炒吃了。”
在北京兩人住在一起,王秋楊也不在乎和他的苦日子。王秋楊說那是段最窮最美好的日子,張寶全在電影學(xué)院上課沒有收入,她也在北京廣播學(xué)院上學(xué),那時能吃上一頓肯德基已經(jīng)是很奢侈的了。
張寶全喜歡吃肉,每次路過賣肉的攤王秋楊對他說買點肉吃吧,他都說不愛吃,不愛吃。至今夫妻倆有什么事互相讓時還會說那句不愛吃,不愛吃,當年的辛酸已不存在,有的只是婚姻過程中的甜蜜。
“其實我和他都屬于那種很率真很率性的人,我從小在山里頭,在部隊大院里長大,不是那種想問題特復(fù)雜的人,就在商海這么多年的錘煉走到今天,我們倆互相看看對方都還覺得對方很率真,確實是這樣子的,當時就是覺得這事挺好,就這么定了,然后就覺得就該這么做,現(xiàn)在想想為什么,也不知道,曾經(jīng)我父母氣呼呼地也問過我,到底要跟他在一起干嘛?你到底看好他什么了,回答的話到現(xiàn)在我自己想想都覺得是個很好的答案,我當時我就說沒什么,就是覺得很談得來,志同道合的感覺,說不出來的,就是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可以有說不完的話……”回憶當初的決定王秋楊依然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兩個人有這種感覺就足夠了,一生走下來還要什么呢。
有人說女人是感性的動物,但是正是這種感性的直覺給了他們最真實、正確的選擇。
“就像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不太愛看書,而他呢,總是一直保持著常年愛讀很多書的那種習慣,有時候,他就會睡到半夜把我推醒非要給我念上一段什么東西,我說哎喲快睡吧,他就非要一個事跟我討論半天,其實這么多年一直以來我一直覺得他是一個唯一最懂你的人,而他也是這樣的,就覺得我是那個永遠最能聽他說話,并且能聽懂他說話的那個人,其實這種感覺我覺得對于兩個人就是很好的,一直生活在一起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其實最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一種溝通嘛,對吧?”
兩個有那么多不同的人,在婚姻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一段距離,站在彼此的對面體會著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蛟S這就是愛情能夠“保鮮”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