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韋爾奇,通用電氣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
第一份工作:鞋店售貨員
我12歲時,便開始在附近的鄉(xiāng)村俱樂部里給高爾夫球手背球棒,揀球。周圍的孩子都干這個,我也非常喜歡這活兒。我看著那些生活相當優(yōu)裕的人還觀察他們彼此如何相處。
我另一次打工是在湯姆·麥坎的鞋店。我經(jīng)常接觸到各行各業(yè)的人,這份工作非常有意思。我給人們拿來各種樣式的鞋子,井井有條地依次放好,然后讓他們試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種款式的鞋,我總會盡量給他們考慮一雙也許更滿意的鞋。我從不想讓一個顧客沒買上一雙鞋就離開商店。每賣一雙鞋,我可以賺7美分的傭金;而賣掉那些不用備貨或者顏色不好的滯銷品則可得到25美分。
現(xiàn)在,我認為經(jīng)營一家大公司最嚴重的錯誤就是保持它的規(guī)模,而不是發(fā)揮它的規(guī)模效應(yīng)。規(guī)模的好處在于它可以給你提供多次上陣擊球的機會。你要做生意就得冒險。如果你冒了險,卻失敗了,那就再次拿起球棒并揮棒擊球。
查克·諾里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jié)目明星
第一份工作:包裝工
我16歲的時候,在洛杉磯加迪納的一家超市找到了一份包扎食品的零活。那是50年代,食品店習慣把稍重一點的商品打包裝箱。頭一天我干了一整天的活,自我感覺好像還不錯。可意想不到的是,下班后老板叫我第二天別來了,原因是我包裝的速度不夠快。
我仿佛當頭挨了一棒,掉進了冰窟窿,我是個非常內(nèi)向而靦腆的人,但緊接著讓我自己都感到十分驚訝的是,我竟毫不猶豫地脫口對老板說“請讓我明天再來試一試。我一定會做得更好!”大膽地說出心中所想可不是我一貫的作風,但我說出的話起到了作用——老板終于答應(yīng)再給我一次機會。第二天,我的動作比頭一天快了許多。老板十分滿意。接下來的一年半,我每逢周末就來干這份包裝食品的活,報酬是每小時1美元25美分。
當我決定要做一名演員時,我已經(jīng)36歲了,在演藝方面沒有任何經(jīng)驗。當時在好萊塢大約有16萬演員失業(yè),我得跟那些已經(jīng)在影視界打下根基的大腕明星一決高低,進行激烈的競爭。如果我對自己說“我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蹦敲?,結(jié)果就一定是——我沒有成功!
人們時常抱怨,說他們沒有成功是因為沒有得到機會之神的青睞。可我認為,機會必須靠你自己去創(chuàng)造!
戴爾·莫里森,坎普貝爾索普電子公司總裁
第一份工作:挨家挨戶投遞報紙
我10歲的時候在北達科他州米爾頓區(qū)有了第一份工作——利用課外時間給當?shù)?00位居民負責投送一份叫作大法克斯的先驅(qū)論壇報。
我從不把報紙扔在他們房前的草坪上就算了事。那兒的每一個人都認識我和我的家人,我得小心不要犯錯誤,以免引起客戶的不滿。我挨家挨戶地敲門,跟他們打招呼,問他們好。之后我才把報紙親自交到他們手上。
我堅信,如果不同客戶見面,經(jīng)理們不可能為客戶提供滿意而高效的服務(wù)!這一點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不僅經(jīng)常光顧世界各地的超級市場,而且還把收集到的有關(guān)顧客的抱怨(當然也有贊揚)列表造冊分發(fā)到公司各個部門。在生意場上沒有什么比聽取顧客的意見更為重要的了。
正如我的雇員都知道的那樣,我對為顧客提供周到的服務(wù)充滿激情。這種激情源自我10歲時,利用課外時間給北達科他州米爾頓地區(qū)的居民們投遞報紙的工作經(jīng)歷。
伊文·塞登堡,美國某電訊公司總經(jīng)理
第一份工作:看門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曼哈頓一幢大樓的看門人,當時我18歲,穿著一身灰色制服。大樓的主管要我負責每天開門,確保供暖系統(tǒng)工作、電梯運行和門廊里的玻璃一塵不染,同時,我還要兼顧貨運電梯,幫助收取郵件和清掃地板。盡管地位卑微,我仍盡心盡責。
我的主管是一位叫邁克的老人,他寡言少語,但卻洞察秋毫,務(wù)求諸事井然。一天,他問起我正在看的一本書,我解釋說那是我的夜校課本。他說了聲“很好”便走開了。4個月后,他找到我說:“我給你聯(lián)系了一家公司,他們也許可以給你付上夜校的學費?!?br/> 經(jīng)邁克的引薦,我參加了一家電話公司的招工考核,成了該公司的一名焊接助工。除了在軍隊服役22個月外,我畢生都在這家現(xiàn)在名為“NYNEX”的電訊公司工作,并從一名助工升到了總經(jīng)理位置。
即使在現(xiàn)在,我也常和看門人和其他雇員們傾談,毫無例外,他們總會告訴我一些我所不知的新鮮事和道理。從我的第一份工作中我懂得了,無論你是看門人或是經(jīng)理,你只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你的價值終會得到實現(xiàn),因為總有人在默默地注視著你。
?。ㄙR 芳摘自《深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