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樹
從來沒有兩個明星會這么驚人的相似。
她們容貌美麗,性格剛強。同一年被電影導演選中,成為中國電影歷史上地位顯赫的人物。
就連她們被選中做女主角的方式,也都差不多。
那一年是1959年。為向建國十周年獻禮,長影導演王家乙來到云南歌舞團為影片《五朵金花》挑選演員。當時,王導演看了一些團里推薦的演員,都不合意。這個時候,正在擦玻璃的楊麗坤,忽然聽到女伴叫她,驚鴻一瞥,打動了王導。試過幾個鏡頭后,她成為戲份最重的那朵金花,時年16歲。
同樣是為建國十周年獻禮,長影導演武兆堤也在為影片《冰上姐妹》物色演員,卻總也找不到理想人選,恰巧在路上偶遇盧桂蘭,認定她就是女主角,經過交涉,盧桂蘭就這樣走上了銀幕,時年17歲。
同樣的,她們主演的影片,大獲成功,她們成為那個時代的偶像。
1960年,中國電影代表團出席在埃及召開的第二屆亞非電影節(jié),去了兩個女演員,當然是楊麗坤、盧桂蘭。那兩個姑娘從此成為朋友。在尼羅河畔,她倆依偎著,留下了合影。接下來,她們都主演過被稱為經典的影片,楊麗坤主演了影片《阿詩瑪》,盧桂蘭主演了《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等。
正在她們的藝術黃金期,文革同時摧毀了她們的美好人生。
楊麗坤因為影片“宣揚愛情至上”而作為毒草批判,被打成“現(xiàn)行反革命”。她懵了。接下來,非人的摧殘——毒打、針刺、剃陰陽頭、跪瓦礫,她的精神分裂了。
盧桂蘭似乎更慘:她的丈夫被迫害至死,那時,她的小兒子才一歲。她要接受批斗,勞動改造。非人的待遇和生活中的磨難,她沒有崩潰。因為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文革結束,她們又相遇過。那是在北京參加政治協(xié)商會議。當盧桂蘭看到楊麗坤時,忍不住抱住她哭了:楊麗坤真的成了精神病人,并且比她想象的還要嚴重。
才華橫溢的楊麗坤從此在銀幕上消失了。
而盧桂蘭,以從文革中磨煉出來的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精神,重返銀幕,主演了《熊跡》《女交通員》《暗礁》等佳作。
兩個女明星,同樣的跡遇,不同的結局。區(qū)別就是:在磨難臨頭時,一個是女孩子,一個是母親。女孩子只有自己,而母親心里頭沒有自己。
(徐曉紅摘自《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