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嚴平 呂 諾
他愛唱歌,是羽泉的忠實歌迷;他愛籃球,是姚明的鐵桿球迷;他還愛讀武俠小說,愛看戰(zhàn)爭大片,愛穿粉紅色襯衫。2005年元旦,他對朋友吐露了新的愿望,這一年他想談一場戀愛……22歲的年齡,就像剛剛蹦出地平線的太陽,充滿了生機與夢想。
然而,不幸從天而降,白血病奪走了他的一切,連同生命。離開人世前的28小時,他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網(wǎng)上發(fā)表了一紙“絕筆”信———“誰來拯救我的父母”。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個,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遺憾。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反復(fù)在想,沒有了我,他們該怎么繼續(xù)活下去?!?/p>
愛的掛念
面對患有白血病的事實,他哭了:我爸媽怎么辦?他叫顧欣,一米七八的個頭,有一雙清亮的單眼皮的大眼睛,在朋友眼里是一個開朗單純、渾身散發(fā)著陽光氣息的大男孩。
今年5月8日,大學(xué)畢業(yè)在北京搜房網(wǎng)工作了僅僅兩個多月的顧欣,因鼻腔突然流血不止,在中日友好醫(yī)院查出患有白血病。那一天,他哭了,對一位朋友說:“我自己不怕什么,就是擔(dān)心我爸媽怎么辦?”
接到兒子患病消息,父母吞淚:傾家蕩產(chǎn)也要治好兒子的病,顧欣的擔(dān)心,很快便成為嚴酷的現(xiàn)實。
他的父母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一個農(nóng)場的下崗工人。這些年,他們靠著辛苦操持的一個小廢品收購站供兒子在北京讀完了大學(xué),眼看孩子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他們想,苦日子總算熬到頭了。
那個晚上,接到兒子患病的消息,他們的心像被撕成了碎片。父親揣上家里僅有的8000元錢匆匆趕到北京,母親后腳又揣著從親戚那里籌集到的8萬元錢,也匆匆趕到北京。當(dāng)他們站在兒子面前時,想哭,卻不能哭出來。他們卻把眼淚默默地吞到肚里,心里反復(fù)嚼著一句話:“傾家蕩產(chǎn)也要治好兒子的??!”
他們真的是傾家蕩產(chǎn)了。
第一個月,他們帶來的錢全部花光;第二個月,他們回去賣掉了不大的住房和賴以為生的廢品收購站;到第三個月,他們只能靠借貸款了。很快,他們背上了20多萬元的債務(wù)。當(dāng)借錢都已經(jīng)沒有著落的時候,父親甚至想到了賣血、賣腎……他對醫(yī)生說:“身上有兩個相同器官的,都切一個,留一個我好活著,照看我的孩子。”
為減輕父母負擔(dān),他選擇價格便宜的保守治療。聰明的顧欣從父母疲憊和焦慮的面容上,體味著他們點點滴滴的心思。當(dāng)命運注定他此生不能再為父母盡孝,他惟一的渴望就是把未來生活的光亮盡可能多一點再多一點地留給父母。當(dāng)他的病情又一次反復(fù),醫(yī)生要與病人及家屬討論新的治療方案時,他說:“不必找我父母,我來做主?!?/p>
在骨髓移植和保守治療兩種方案中,他沒有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他對一位病友說:“我打聽了,骨髓移植沒有50萬元下不來,而且手術(shù)中有突然死亡的風(fēng)險,這兩樣我父母都受不了。保守治療雖然復(fù)發(fā)可能性大,但費用少得多,即使慢慢死去,父母也不會感到太突然。”接下來,在保守治療中是用對病情緩解率達60%的進口藥,還是用緩解率只有30%的國產(chǎn)藥,他再一次選擇了價格便宜的后者。
去世前5天,他執(zhí)意讓愁白頭的母親染了發(fā),父母在北京的臨時住處離醫(yī)院有4里路,為了節(jié)省每趟來回4元錢的車費,他們總是走著來走著去。顧欣勸不下,心酸。父親回老家籌錢的日子,為了少讓母親往醫(yī)院跑,以免她一個人在屋子里孤單,他便請同學(xué)把母親最喜歡的電視連續(xù)劇《大長今》刻成光盤,送給她看。
母親在兒子眼里總是最美麗的人,看著不到50歲的母親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長滿一頭白發(fā),他的心很疼。去世前5天,他執(zhí)意讓母親染了頭發(fā),他抱著母親高興地大叫:“看媽媽多年輕!”
愛的絕唱
他的樂觀感染周圍人,歌手羽泉送來新出版的CD,他同病房的兩位病友都是70多歲的老人,他稱他們?yōu)闋敔?。他常為爺爺們倒水端飯,老人夜里上廁所,他也起身幫助?/p>
顧欣在北京的十幾位大學(xué)同學(xué)自他生病起,每天輪流到醫(yī)院來陪他。起初,他們都很傷心,但很快就被他的樂觀所感染,他們在一起聽歌、唱歌,說未來,談人生,每一個人記起的那些時光都充滿了光彩。
11月4日,在一位同學(xué)的幫助下,顧欣見到了他最喜歡的歌手羽泉二人,他們送給他一張新出版的羽泉CD,還送給他一個日記本,扉頁上寫著一行字:“小欣,希望你能把自己的快樂記錄下來……”
他曾設(shè)想每年留下一封信,陪伴父母到百年。
羽泉走后,顧欣捧著日記本陷入了沉思。幾天后,他把摯友潘磊找來說:“我想假設(shè)哪一天我不在了,就在這一天給我爸媽寫一封信,第二年的這個日子再寫一封,如果我能堅持40多天,就能寫到我父母100歲的時候,我希望他們每年能讀一封,一直讀到百歲,這樣我就安心了?!迸死诠膭钏骸皩懓桑 ?/p>
然而,就在第二天,顧欣的病情突然惡化,連續(xù)10多天高燒40度不退,他感到胸前像堵著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來,幾次望著枕邊的那個日記本,卻無力把它打開。
搜房網(wǎng)上“顧欣絕筆”令人震撼:誰來拯救我的父母。
11月24日下午,他再一次把潘磊找來,讓父母等在門外,單獨與這位朋友斷斷續(xù)續(xù)談了很久,潘磊含著淚離開了病房。
第二天,搜房網(wǎng)站上出現(xiàn)了一封令無數(shù)人震撼的“顧欣絕筆:誰來拯救我的父母?”。
每天,總喜歡聽著羽泉的“深呼吸”,并在羽凡和海泉哥哥送的日記本里寫下安慰父親母親的話:我會好起來,和你們一起在陽光下呼吸。每晚,總要假裝先睡,讓陪護身邊的父母也能早點休息,偷偷地睜眼,看著父親母親熟悉的卻憔悴的面容,眼淚禁不住往下流。
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個,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遺憾。只是感恩于父母,心里翻覆,沒有了我,他們該怎么繼續(xù)活下去。
父母為了我辛苦了一輩子,我不舍得就這么離開,我還要為他們盡孝道,我還要贍養(yǎng)他們。這樣的思緒一直在腦海里掙扎,甚至在夢里。
誰來幫幫我的父母,讓他們能無牽無掛地活著,別為了幾輩子都還不上的債務(wù)。房子沒了,他們該住哪?本就下崗的他們難道真要行乞撿破爛,露宿街頭嗎?如果真是這樣,我還不如早點死了,雖然說這樣的話父親和母親看了一定會傷心,但我確實留有遺憾。
此時此刻,我不求我能活著,雖然我知道沒有了我,父親和母親不會真正開心地生活,但我只是希望父母能健康無憂的終老,我會在我走的時候?qū)λ麄冋f,讓他們好好的活下去,能在每一年我忌日的那天來看看“我”。
所以,寫下上面好不容易寫出的文字,懇求大家來救救我的父母!
“絕筆”信發(fā)表的第二天———11月25日晚8點,顧欣走了,他是躺在母親的懷里走的。走時,他的臉憋得通紅,攥著拳,蹬著腳,使足全身的力氣喊出了最后一句話:“爸爸媽媽,我太愛你們了!下輩子,你們給我當(dāng)兒子,我要把所有的愛都給你們!都給你們……”他慢慢地閉上了眼,臉上掛著兩行晶瑩的淚水。
愛的傳遞
有我們在,你們將不再孤單!
顧欣該是微笑地走了,因為在他的身后是一片愛的潮涌。
“顧欣絕筆”自搜房網(wǎng)發(fā)出至今,點擊率已有5萬多人,數(shù)百人在網(wǎng)上留言,這個22歲年輕人所表達出的愛心,在無數(shù)顆愛心中得到回響。
網(wǎng)友留言,滾燙而熱情
“親情總是讓人感動,凡夫俗子亦能譜出人性最美的樂章———大家加油!關(guān)心身邊的家人,關(guān)注每一個值得我們關(guān)注關(guān)心的同類。”
“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愛我們的父母,善待我們身邊每一個愛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讓人間多一點溫情。”
各地電話,溫暖又感人
在這滾燙的話語之后,是無數(shù)雙伸向顧欣父母的援助之手。在顧欣走后短短幾天,這對善良的老人接到了來自各地的人們打來的電話。
一位叫康鐵軍的人說:“我來自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我想捐點錢,捐不了很多,但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難關(guān)總會渡過!”
一位姓范的山東姑娘說:“我在北京打工,明天就發(fā)工資了。我想捐點錢,人間自有真情在,希望你們多保重!”
網(wǎng)上募捐,如星星之火越燃越旺
顧欣搜房網(wǎng)的同事們,在短短3個小時內(nèi),就把兩萬多元捐款送到了他的父母手中。他們還自制了一張愛心卡送給兩位老人,上面寫道:“有我們在,你們將不孤單!”
是的,顧欣的父母絕不孤單。網(wǎng)上的募捐活動已經(jīng)如星星之火越燃越旺,聽一聽這些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達吧———
“希望我們一起幫助顧欣實現(xiàn)他的愿望!”
“我希望我可以盡點綿薄之力,我也把這帖發(fā)給了我QQ上所有的朋友,讓他們也盡一點力?!?/p>
“讓我們共同努力,給顧欣帶來微笑,給他的父母帶來慰藉!”
顧欣的朋友們———一群像顧欣一樣陽光的男孩女孩,因了顧欣的愛,而煥發(fā)出了更寬廣更深厚的愛,他們對顧欣的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失去了一個兒子,可還有十幾個孩子,顧欣對你們的愛也是我們對你們永遠的情感!”
愛的感言
愛是一種力量。
顧欣像一顆流星一樣遠去了,但他卻留給了我們?nèi)松姆N種尋味。有一首歌叫《?;丶铱纯础?,表達的是當(dāng)下社會忙忙碌碌的子女們對父母的愧疚之情。很多人喜歡唱,喜歡是因為渴望。顧欣的故事讓我們再一次想到了我們的父母,不知有多少人會汗顏。
父母是每一個子女最珍貴的人,愛他們,孝敬他們,是一個人幸福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不可缺失的情感。顧欣的生命最后時光的幸福,正是源于他對父母真摯的愛。當(dāng)我們聽了太多的父母如何愛子女的感人佳話之后,大男孩顧欣的故事讓我們有另一種震撼。珍惜和摯愛我們的父母,將使我們永遠有一座心靈的高地。
顧欣的故事帶給我們的更多思考,是來自社會的無數(shù)顆愛心的回應(yīng)。當(dāng)網(wǎng)上貼出了一篇又一篇因顧欣而感動的留言,當(dāng)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男女老少向顧欣的父母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蓬勃無邊的愛。在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的今天,這種愛有著非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