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其實就是一棵樹或者一株草,多了就形成森林或草原。
在鄉(xiāng)下,我眼里的廖德軍家族是白楊或榕樹之類,曾經(jīng)有點與眾不同的興旺繁茂,但在自然界的風風雨雨中,又是無奈的、脆弱的。廖德軍一家后來很快就破敗蕭條了:6個子女中,5個兒子很窮困,3個兒子動了大手術(shù),有一個兒子50歲了,還一直沒結(jié)婚,4個孫子死于挖煤和疾病。
這些也沒有對老人形成嚴重的打擊。他一直在不同的季節(jié)沉默地勞動,有時還吹一吹輕松快樂的口哨,發(fā)出一種誰也不知曉的音樂。
廖德軍創(chuàng)造了村里的奇跡:75歲還到田里插秧,85歲還到房后山坡牧羊,95歲時爬上房頂幫兒子修補屋頂?shù)钠仆撸坎陀孟滩讼嘛垼?8歲雙目失明,路都走不動了還爬到宅后山上為兒子撿回煮飯用的干柴。他死時,沒生什么病,睡著了再也沒醒來,然后埋到了村里一個山梁上。
99歲,他悄然而去,有點讓人惋惜?!?00歲再走多好!”但我想,一定是他實在堅持不住了。我知道,他畢竟也是個凡人,內(nèi)心一定也有深厚無邊的悲哀與痛苦,但他嘴里卻始終不說,始終樂觀應(yīng)對老天給他的苦難和麻煩。
他是一個勞而不倦、苦而不厭、窮而不亂的人,是村里的一個品牌、一項紀錄、一座高峰。他的墓碑上寫著:這里睡著99歲的廖德軍,他是村里最好的莊稼。
摘自《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