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
我:漢朝時,一個少年叫匡衡,他非常好學(xué)。晚上,因為家里窮,點不起蠟燭,他就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借用鄰居家的燭光看書……
外甥:等等,他為什么不開燈呢?
我:因為沒有電。
外甥:是因為電力緊缺?
我(氣喘吁吁地):漢朝還沒有發(fā)明電。
外甥:哦,他什么時候鑿的洞?
我(愣):嗯……晚、晚上吧。
外甥:晚上?晚上他不是看不見嗎?怎么鑿的?
我(語塞):那……那就是白天吧?
外甥:白天還有工夫鑿洞?干嗎不用這個時間看書?
孔融讓梨
我:東漢時期,有一個4歲兒童叫孔融,吃梨時,他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大人吃……
外甥:等等,是幾個大人?是他父母嗎?
我(有所準(zhǔn)備):不知道,就算一個吧。
外甥:那還剩幾個小梨?
我(皺眉頭):好像一個吧?
外甥:我明白了,大的梨肯定是催熟的,不好吃。小的肯定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曹沖稱象
我:三國時期,有個小孩名叫曹沖。外國人送給他父親一頭大象,父親想知道這頭大象到底有多重,就叫曹沖來稱……
外甥(得意洋洋):把大象殺了,割成一塊一塊稱完后加起來就行了。
我(瞪大眼珠子):那是禮物,不能殺的。
外甥(這下輪他語塞了):那大象是怎樣送過來的呢?
我(有些惱火):可能是用車吧。
外甥:那肯定超載了,看看司機的罰款單就知道重量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