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降壓作用的單味中藥
1.地龍( 蚯蚓) 清熱, 定驚, 止喘, 利尿。每日 5~10 克水煎服, 與臭梧桐配伍有協(xié)同效應(yīng)。
2.旱芹菜 具有抗腎上腺素作用, 對腎性高血壓有效。每日 6~10 克, 水煎服。
3.防己甲素 消炎, 鎮(zhèn)痛, 擴(kuò)張冠狀動(dòng)脈。每片 20 毫克, 成人每次服 20~40 毫克, 每日 3 次,必 要 時(shí) 可 增 加 到 每 次 服100 毫克, 每日 3 次。
4. 羅布麻葉( 紅麻、野麻) 清熱利水, 平肝安神。本品含黃酮甙, 有強(qiáng)心利尿、降壓鎮(zhèn)靜作用。每日 3~9 克, 泡水代茶飲。
5.葛根 發(fā)表解肌, 解熱生津, 降壓。研究表明, 葛根與其提取物葛根黃酮能增加腦血流量, 對椎 - 基底動(dòng)脈循環(huán)有改善作用, 用于糖尿病性高血壓伴頭痛、頸項(xiàng)不適者。葛根每日 10~30 克,靈)
中克降堿作有降壓作用的單味中藥水煎服; 葛根黃酮每日服 1~2 克。6.中國蘿芙木( 商品名為降壓靈) 其降壓機(jī)制為抑制血管運(yùn)動(dòng)中樞。每片含蘿芙木生物堿 4 毫克, 每日服 3~9 片。
7.黃連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降壓。通過擴(kuò)張血管, 增加乙酰膽堿作用及阻斷交感神經(jīng)而起降壓作用。每日 2~10 克, 水煎服。
8. 黃芩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安胎, 降壓。本品含有黃芩甙,為降壓主要成分。每日 3~10 克,水煎服。
9.黃柏 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退虛熱, 降壓, 具有直接中樞作用而使血壓下降。每日 3~10 克, 水煎服。
此外, 紫石英、代赭石、石決明、延胡索、牡丹皮、長春花、豬毛菜、黃瓜等亦具有降壓作用。
黃肥栝蔞: 取栝蔞 1個(gè), 以酒 1 盅洗之。取瓤,去皮、子, 煎成膏, 入白礬末 50 克, 和丸如梧桐子大, 以粥飲下 10 丸, 每日3 次。適用于糖尿病消渴熱盛或心神煩亂者。
出自《 圣惠方》
黃連丸: 黃連、生地黃各 500 克, 絞地黃汁漬黃連, 取出曬干, 再入汁中,使汁吸盡, 曬干為末, 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20丸, 每日 3 次。適用于糖尿病無合并癥者。
出自《 千金要方》
六 味 地 黃 丸 : 熟 地黃、干山藥、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澤瀉各等份。共研粉末, 煉蜜丸, 每丸 6克, 溫開水送服, 每日 2次。適用于糖尿病伴眼目昏花、腰酸腿軟等癥狀者。
出自《 小兒藥證直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