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好奇心,每次碰到病毒,殺了后我都習慣看看病毒的詳細資料。一方面,看看它到底藏身在什么地方,怎樣才能找到它們;另一方面,也能清楚它會給電腦造成哪些傷害,以便仔細檢查是否有損失。
軟件查詢
在《瑞星2006》主界面中單擊菜單的“操作→歷史記錄”,選擇“病毒日志”下的“所有病毒”項目,便能看到之前清除病毒的清單(如圖)。選中相應的病毒后,單擊下方的“查詢?nèi)鹦蔷W(wǎng)站查詢病毒信息”鏈接,就能從瑞星病毒資料庫中搜索到該病毒的種類、特性等相關(guān)資料。
《金山毒霸2006》同樣也內(nèi)置了病毒資料搜索功能,先記下病毒的名字,然后在主界面中切換到“在線服務”選項卡,等頁面加載后在右側(cè)便會出現(xiàn)一個病毒資料搜索框,輸入病毒的名字,然后單擊“搜索”按鈕即可。
在線查詢
打開http://www.kill.com.cn/product/ziliao/index.asp,這是冠群金辰提供的病毒資料查詢服務。在這里大家只須要輸入該病毒的名稱(如:nimda或其中文名字),或配合其屬性、危害性等多個條件進行查詢,即可看到病毒的特征、感染和傳播方式、手工清除辦法等。有了這些資料便可以將病毒徹底刪除。同時,該頁面還提供了“近期間諜軟件和漏洞信息發(fā)布”和“流行程度高的病毒”的列表鏈接,以方便用戶能快速找到一些熱門病毒的資料。
病毒是怎么命名的
病毒的名字五花八門,但各反病毒軟件廠商在病毒命名上都會遵從一個規(guī)則,通常采用的格式如下:
<病毒類型><病毒名稱><變種號><病毒大小>
如:Win32.Mydoom.B.4876。其中病毒類型主要分為:Worm(蠕蟲)、Trojan(木馬)、Macro(宏病毒)、Win32(系統(tǒng)病毒)等;變種號則根據(jù)病毒變種出現(xiàn)的次序以A~Z這26個英文字母來表示,病毒大小是以字節(jié)數(shù)來計算。在查詢病毒資料時只要輸入病毒的名稱部分就可以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