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顯像管電視機時代,索尼和松下這兩個頂尖正業(yè)的產(chǎn)品正品質(zhì)上都得到了消費者認可,各有自己的擁躉。但是時過境遷,平板電視機已經(jīng)成為市捅主流。對傳統(tǒng)顯像管電視機大廠索尼索松下來識,如何在平板電視領域延續(xù)自己的優(yōu)勢是擺在它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議題。為此,兩家公司卻做出了積極努力,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去開發(fā)平板電視機。那么在平板電視時代,原本兩家勢均力故的公司之間又會有怎樣的強弱對比呢?
在說到產(chǎn)品之前,先談談兩家公司在平板電視上啟用的新商標。從1997年平面特麗瓏量產(chǎn)開始,索尼就以WIQA貴翔作為電視機系列商標,隨著特麗脆漸漸淡出市場。WIGA系列電視機銷量也一路下滑。為了扭轉頹勢,索尼也在今年正式將電視機系列名稱改成了BRAVIA,即BestResolution Audio Visual Integrated Architecture/最精晰影音杰作的縮寫,中文名稱暫定“博大品深”。索尼推出BRAVLA系列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在平板電視機市場打個翻身仗。松下電視機品牌名稱變化相對映一些,從早期的“畫王”、“三超畫王”到中期的“T銳屏”再到“GIGA”,名稱的變化就一直沒停過。正數(shù)字電視機代,松下又起用了新的商標VIERA。啟用新商標就是為了帶來新氣象,那么BRAVIA和VIERA系列有著什么樣的看家本領,兩者究竟誰更勝一籌?
第一回合 核心技術比拼
也許是顯像管時代特麗瓏獨步天下的緣故,索尼在前些年似乎并不關心平板電視核心技術開發(fā),導致完全沒有自己的液晶和等離子面板技術,這對于一個頂級電視機制造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危機。雖然索尼通過長期積累的名聲還是在平板電視領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但是常常因為面板缺貨而導致液晶電視供貨不足的問題也困擾著索尼,這也大大影響了索尼平板電視機的銷量。為了改變這一被動的情況.索尼在去年和三星合資20億美元建立液晶面板生產(chǎn)廠S-LCD,真正算是擁有了一條液晶面板生產(chǎn)線。雖然索尼依然還不能算擁有液晶面板核心技術的公司,但是擁有一條生產(chǎn)線和擁有核心技術差別并不算大,何況是一條最先進的第七代面板生產(chǎn)線,索尼在液晶電視機面板供應上面暫時可以放心了。而在等離子電視方面,由于同樣不具備核心技術,索尼已經(jīng)宣布退出等離子電視生產(chǎn)領域,看來是完全放棄了這一領域。
與索尼相反,松下公司卻擁有液晶和等離子電視的核心技術。可能因為在顯像管領域始終無法超越索尼特麗瓏,松下公司早早就開始平板電視核心技術的開發(fā),特別是其等離子電視技術開發(fā)已經(jīng)有十幾年歷史,是世界上最早開發(fā)等離子技術的廠家之一。由于在平板技術上的開發(fā)較早,因此松下在中國甚至并沒有推出高清晰度顯像管電視而直接轉向平板電視.可見其對平板電視的信心和期望。松下公司的辛苦沒有白費.由于擁有強大的等離子開發(fā)和生產(chǎn)能力,松下成為2004年度唯一盈利的等離子面板商,同時也擁有獨一無二的第八代等離子面板生產(chǎn)線,鞏固了在等離子面板業(yè)界的領導地位,就像索尼特麗瓏在顯像管屆領域的領導地位一樣。相對于等離子面板,松下在液晶面板上的技術比較平庸,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松下和東芝續(xù)早前將顯像管部門合并之后,又將兩家液晶顯示面板部門聯(lián)合起來,成立了TMD(Toshiba MatsushitaDisplay)公司,專門生產(chǎn)電視機用液晶面板。這么一家集中了松下和東芝兩家巨頭技術和生產(chǎn)優(yōu)勢的公司,產(chǎn)品的品質(zhì)是有保證的。
如果僅從液晶和等離子電視來看,索尼在平板電視核心技術上要遠遠落后于松下,事實上在前兩年完全可以這么認為。不過隨著數(shù)字背投技術的興起,索尼又找到了平板電視的新亮點。以前的背投電視使用投影管投射畫面,雖然有著低價位、高畫質(zhì)等優(yōu)點,但是無奈體積、重量都過于龐大,這也直接導致了其和顯像管電視機一起被淘汰出市場的命運。但是新一代數(shù)字背投卻和老式投影管背投有著很大的不同,數(shù)字背投采用燈泡發(fā)光透射或者反射芯片上的圖像成像,原理有些類似幻燈機。數(shù)字背投的核心僅為燈泡和芯片,因此無論是體積還是重量都要遠遠小于老式顯像管背投,目前已經(jīng)被列為平板電視機的一種。在數(shù)字背投上.松下可以說完全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索尼同時擁有廣泛普及的3LCD背投和高端SXRD背投核心技術,在這點上松下無法與其抗衡。
綜合來看,無論是索尼還是松下都掌握了兩種平板電視核心技術,不過索尼的技術相對松下要局限一些,在消費者中的認可度也要稍低,此回合應該是松下小勝一籌。
第二回合 大屏幕之爭數(shù)字背投對等離子
等離子、液晶和數(shù)字背投這三種平板電視機在尺寸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液晶電視可以小到15寸,也可以大到65寸,但屏幕越大價格增長得越快,因此常見的液晶電視機最大只能到40或46英寸,更大尺寸的產(chǎn)品在價格上不會被一般消費者接受;等離子和數(shù)字背投在大畫面上很有優(yōu)勢,價格比液晶低了很多,但是等離子像素顆粒較大。小型數(shù)字背投成本太高,因此兩者都不能做小,普遍集中在40英寸以上的領域。所以平板電視機爭奪的焦點在大屏幕上是以等離子和數(shù)字背投為主,中小屏幕上以液晶為主。
前面提到過,索尼的數(shù)字背投有兩種,一種是普及型3LCD背投.另外一種是頂級SXRD背投,兩者在原理上有所差異。3LCD背投為透射式成像,光源的光線透過芯片透射到屏幕上,這種產(chǎn)品的優(yōu)點是技術成熟、成品率高、價格低廉。不過3LCD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由于透射式芯片自身對光線屏蔽不可能達到100%,因此對黑色再現(xiàn)不夠理想;同時芯片自身還會吸收很多光線.造成對比度下降;芯片吸收光線還帶來了散熱和使用壽命上的問題,這些都是3LCD比較明顯的缺陷。不過消費者大可放心,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索尼和另外一個3LCD芯片供應商EPSON已經(jīng)開發(fā)出各種技術解決這些問題。比如提高開口率增加光線通過數(shù)量提高對比度、改變分子排列方式加強黑色表現(xiàn)、使用無機配向膜增加壽命,因此3LCD技術是非常成熟、實用和廉價的。
索尼在中國市場也推出了3款BRAVIA系列3LCD背投,分別是KF-E60A20,KF-E50A10和KF-E42A10。其中的KF-E60A20就是上一代WS系列3LCD背投換了型號,連外殼都沒有變。可能是中國市場大屏幕競爭還沒有到60英寸,索尼也懶得去改進60英寸電視機的性能,況且老一代WS系列性能并不差。KF-E50A10和KF-E42A10是兩款非常優(yōu)秀的3LCD背投.索尼在這兩款機型上做出了相當大的改進:使用動態(tài)光圈進一步提高對比度;采用HDMI接口迎合消費者需要;進一步減小體積、降低重量.42英寸產(chǎn)品重量甚至不足30kg。在價格上,KF-E50A10和KF-E42A10分別低于20000元和1 5000元,比起同規(guī)格的等離子電視機要低不少,特別是50英寸的KF-E50A10。其實背投屏幕越大,和等離子電視機價格差距就越大,因為無論大小背投,其核心部分是完全一樣的,只需要把屏幕做大就可以,只是越大的屏幕亮度會越低。
關于SXRD背投,索尼暫時只在美國市場推出成品 (除去以貴族品牌QUALIA推出的產(chǎn)品),畢竟美國大屏幕平板電視70%的市場份額被背投占據(jù),所以在美國市場首先推出高檔背投是正確的抉擇。索尼在美國市場推出的SXRD背投分別是50英寸和60英寸,兩者分辨率都達到了1080p,對比度是驚人的10000:1,堪稱目前背投市場的頂級產(chǎn)品。不過價格上50英寸3999美元、60英寸4999美元,并不便宜。考慮到極高的分辨率和恐怖的對比度,筆者覺得這個價格還是相當溫柔的。
松下等離子電視在日本市場最小為37英寸、最大為65英寸,但在中國只銷售42英寸和50英寸的產(chǎn)品,這也說明中國大屏幕市場爭奪還是集中在50英寸以下。松下等離子電視分為高檔高分辨率的PV500C、低分辨率高檔PA500C和低檔PA50C系列。其中PV500C系列50英寸分辨率為1 366 × 768、42英寸分辨率為1024 ×768,PA系列分辨率均為852 × 480,只有42英寸規(guī)格。松下最新的等離子電視全部采用了松下自己的第八代面板,并且輔以最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在高檔型號上還具有先進的HDMI數(shù)字接口和PCMCIA/SD卡插槽,內(nèi)在性能上是毋庸置疑的。在日本本土市場,松下上市了最新的65英寸等離子電視,分辨率達到了1080p,價格也控制在10萬元人民幣以內(nèi)。同時松下還宣布開發(fā)出1080p分辨率的50英寸等離子面板,相信要不了太久就會上市50英寸的1080p等離子電視。
拋開日本。美國上市的產(chǎn)品不算,就中國市場上能見到的索尼BRAVIA3LCD背投和松下VIERA等離子來說,兩者的畫面質(zhì)量可謂各有千秋。索尼3LCD背投的清晰度很好,720p的高分辨率畫面在正常觀看距離下不會有晶格的感覺。延續(xù)了索尼一貫的色彩特點,畫面艷麗但不夸張,白色和人物膚色十分準確,看起來相當舒服。索尼加入的動態(tài)光圈技術也確實提高了3LCD背投的對比度,從觀感上和那些對比度標稱數(shù)千比一的產(chǎn)品沒有差別。由于3LCD的特性,索尼這些背投在明亮畫面的表現(xiàn)很好,但在黑暗場景中就要略差,另外運動畫面稍稍有些拖尾。而松下等離子電視機畫面也相當出色,等離子畫面原本就有類似于顯像管電視的質(zhì)感,看起來相當真實。松下在色彩調(diào)整的時候也注意沒有像顯像管時代將色彩調(diào)校得過分夸張,而是有適度的收斂,配合其“86億色”,畫面非常細膩。松下這幾款等離子電視的黑色表現(xiàn)相當出色,就算是最便宜的PA50C都有驚人的表現(xiàn),其黑色的深沉度不僅強于3LCD背投,跟其它品牌等離子電視相比也鮮有對手。不過松下等離子電視還是有著等離子的共有缺點,有可見噪點和少量色塊現(xiàn)象,雖然已經(jīng)控制得很好,但在近距離還是可以看到。特別要注意的是,PA系列由于分辨率較低,在2米左右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晶格,稍微影響了觀看的樂趣。
只看畫面,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難以取舍,一邊是3LCD背投明亮、平滑的畫面,一邊是等離子電視深沉且富有質(zhì)感的畫面,選擇哪一邊完全看個人喜好。不過平板電視的較量是多方面的,除了畫面質(zhì)量以外,還有外觀、體積、重量和價格等因素。外觀的比較太過主觀,每個個體都會有自己的標準,筆者就不做這個無用功了。在體積上,無疑是松下的等離子電視占了上風,而重量上卻是索尼3LCD背投更輕,耗電量也小很多。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價格問題上,松下等離子輸給索尼3LCD背投,同樣為720p分辨率,同樣的尺寸.索尼3LCD背投要便宜很多。因此這場比試兩者應該勢均力敵才是: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會選擇索尼3LCD背投,而對體積敏感的消費者則會選擇等離子。
最后提一句,其實松下也生產(chǎn)3LCD背投,但是無論是性能還是價格都沒有突出的優(yōu)勢,松下生產(chǎn)它們僅僅為了豐富產(chǎn)品線,并不是其大屏幕電視機的主力軍。
第三回合 決戰(zhàn)液晶電視
中小屏幕平板大戰(zhàn),就是液晶電視大戰(zhàn),從產(chǎn)品銷售數(shù)量上來說,這也是電視機大戰(zhàn)的核心。其實在前幾年的液晶電視全球銷售榜上,索尼一直是僅次于夏普排在全球第二位的。不過液晶電視在去年銷量突飛猛進,索尼由于供貨不足也跌到了第四位,與三星合資成立的S—LCD公司第七代面板生產(chǎn)線于2005年年中正式量產(chǎn),索尼在秋季就迅速推出了BRAVIA系列液晶電視機,不難看出其搶奪市場的迫切心情。
BRAVIA系列液晶電視機分為X、V、s三個系列,檔次從高到低,在中國市場只有V、S系列液晶電視機出售,X系列暫時只對應日本本土市場。這三個系列液晶電視機全部采用了最新式S-LCD面板,響應時間達到了市面上最快的8ms,可以有效減少拖尾現(xiàn)象發(fā)生??赡苡械淖x者會覺得奇怪,為什么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已經(jīng)低至2ms,液晶電視機居然最快只有8ms7其實這是由面板決定的,液晶電視機采用了廣視角、高色彩面板,響應時間是不如普通液晶顯示器采用的TN面板,但是在可視角度和色彩上卻大大占優(yōu)。言歸正傳,X、V、S系列采用了幾乎相同的面板,但是X系列面板分辨率為1080p,而V、S系列均為720p等級的1366 × 768。X、V系列還采用了索尼獨有的廣色域冷陰極背光系統(tǒng),比從前采用的冷陰極背光色彩再現(xiàn)力提高了30%左右。此外.X、V系列還具有HDMI端子和S-MASTER數(shù)字放大音響系統(tǒng),兩者可謂是1 080p和720p液晶電視機的代表作。
松下VIERA系列液晶電視機分為LX500D和LX50D系列,兩者差別就在輸入端子上,LX500D系列增加了HDMI端子和PCMCIA/SD卡插槽,另外LX500D還增加了畫中畫功能、并在音響方面適當增強。應該說兩者的畫面質(zhì)量是完全相同的,松下這兩個系列液晶電視采用了TMD公司的新型蜂窩狀液晶面板,液晶像素排列方式不再是常見的正方形.而是新式的六角形。這種像素排列方式雖然不適合顯示文字,但是在顯示動態(tài)圖像的時候卻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對比度方面,達到了1800:1,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也是市面上能見到對比度最高的產(chǎn)品。不過松下這兩個系列產(chǎn)品的響應時間比索尼采用的面板稍差,只能達到14ms.應付快速移動的畫面的時候,還是略有不足。
目前在中國市場,索尼的V、S系列都有40、32和26英寸可以選擇,而松下的LX500D和LX50D只有32、16兩個尺寸,松下此舉也是為了避免自己的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直接競爭。在這四個系列液晶電視中,索尼V系列是當之無愧的最優(yōu)秀產(chǎn)品。V系列采用的廣色域冷陰極背光系統(tǒng)確實有其獨特的地方,不但色彩豐富.而且在色彩細微變化過渡上處理得非常好。同時,在白色和黑色部分都具有相當分明的層次,細節(jié)上得到了最大的保留。此外,在運動畫面的處理中,V系列液非常出色,幾乎看不到拖尾現(xiàn)象。除去價格因素的話,V系列應該是液晶電視的首選,個人認為就算夏普的同檔次液晶也不能與之相比。松下LX500D和LX50D畫面品質(zhì)完全一樣,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黑色特別深,和松下等離子電視一樣,黑色表現(xiàn)上面松下確實有一套。對比度方面.LX500D和LX50D也極為出色,畫面對比強烈,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不過LX500D和LX50D在畫面的層次感和運動畫面表現(xiàn)上要比索尼V系列略差,細微色彩的再現(xiàn)也稍稍不如,因此總體上是要輸給索尼V系列,好在價格便宜很多,銷售方面也不用發(fā)愁。最后說一下索尼S系列液晶電視機,筆者認為這臺液晶電視機畫面品質(zhì)也相當出色,整體畫面要比V系列鮮艷,但是在層次和細微色彩再現(xiàn)上有一定的距離,但卻比松下LX500D/LX50D系列略好,運動畫面也比較流暢,屬于高性價比的選擇。
縱觀索尼、松下四個液晶電視系列產(chǎn)品,索尼的V系列畫面最好,但價格最高;松下LX500D/LX50D和索尼S系列畫面各有所長,價格也在伯仲之間,消費者選購的時候可能更多看重外觀、品牌等因素。但不管怎么說,索尼在液晶電視機的投入上要比松下更大,所推出的產(chǎn)品也比松下更豐富更有震撼力,因此液晶電視的比拼,索尼可以說領先松下少許。至于26英寸以下的15、17、19、20、23英寸液晶電視,由于利潤比較低,無論是索尼或者松下都只是有幾款象征性產(chǎn)品推出。雖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很有特色的比如顯示器電視機一體的索尼MFM-HT95/75W和高品質(zhì)的松下TC-23LX50D,但此領域利潤相對較低.兩家大公司對此也不太看重。最近有消息稱夏普公司將向其他面板廠商采購小屏幕液晶電視機面板,也是由于小尺寸利潤太低的緣故。
從以上三大項比試可以看出,索尼和般下依然很難分出勝負,兩家的競爭還將繼續(xù)延續(xù)下去。有競爭才有發(fā)展,正是由于索尼,松下以及諸如三星,飛利浦等其它企業(yè)在吝個領域相互競爭,才會使得平板電視迅速發(fā)展。在這里,筆者也希望國內(nèi)廠家不要僅僅局用于價格戰(zhàn),更多的應該從技術角度人手,這樣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屬于中國的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