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說明
初中階段的古詩教學至本課已近尾聲,課文收錄的既有《詩經(jīng)》里的名篇,也有唐詩宋詞中的佳作,展現(xiàn)了古典詩詞的不同體裁與風格。教學時可適當介紹有關《詩經(jīng)》的常識與詩詞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理解詩歌的意象及內(nèi)容,體悟詩歌的意境、思想感情及藝術手法,學會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捎谜b讀—點撥—品讀—背誦的方法教學。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古典詩詞的不同體裁和風格,積累有關古典詩詞的文學常識和名句。
2.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3.把握意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藝術手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導入一:激情導入。列舉古詩詞中描寫各類情感的詩句,引導學生進入詩的意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詩人感情的興趣。
導入二:故事導入。簡述《牡丹亭》中腐儒陳最良解《毛詩·關雎》的故事,激發(fā)學生探究詩歌主旨的好奇心。
導入三:積淀導入。簡介《詩經(jīng)》的成書、思想意義與藝術價值、創(chuàng)作手法、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
2.教學切入點
①《關雎》:從品味詩歌感情切入。朗讀思考:本詩抒發(fā)了什么情感?是怎樣抒發(fā)這種情感的?
②《蒹葭》:從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悟藝術形象切入。本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藝術形象?如何表現(xiàn)他執(zhí)著的愛情追求?
③《黃鶴樓》:從李白登黃鶴樓賦詩的傳說切入。據(jù)說,唐代大詩人李白登上黃鶴樓詩興大發(fā),但最終只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遺憾,為什么呢?
④《錢塘湖春行》:從描繪西湖美景的佳句切入,領悟以游蹤為序,抓住特征寫景的方法?!坝盐骱任髯?,淡妝濃抹總相宜”是對哪一處美景的描繪?
⑤《相見歡》:由詞人的經(jīng)歷及創(chuàng)作背景切入,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詞人的感情。有這樣一位亡國之君,他不是稱職的君王,但“亡國之音哀以思”,失國之痛使他成了杰出的詞人。
⑥《江城子·密州出獵》:從對蘇軾作品及其人生態(tài)度的回顧切入??部赖拿\,磊落的胸懷,豪邁的性格,精美的語言,鑄就了宋代詞壇上最亮的一顆星——蘇軾。同學們學過蘇軾的哪些作品?對他還有怎樣的了解?
3.重難點的突破:誦讀法、點撥探究法。
本文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意象和語言,了解古代民歌、格律詩及詞在創(chuàng)作和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一些主要特點??芍笇W生反復誦讀,領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牢記其中膾炙人口的名句。對一些不易理解的詩句,尤其是詩詞中的用典,要適當點撥,或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探究,準確把握其內(nèi)涵。
①《關雎》:找出本詩的起興句,說說它們對表達詩歌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
②《蒹葭》:欣賞歌曲《在水一方》,品味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和反復歌詠的表現(xiàn)形式。
③《黃鶴樓》:首句用典有何作用?兩個“空”字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與情感?結(jié)合全詩,體悟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④《錢塘湖春行》:詩中哪些詞句暗切題中的“行”字?
⑤《相見歡》:第三句中哪個詞語是傳神之筆?結(jié)合詞人的經(jīng)歷及全詞表達的情感說說它好在哪里。詞的下闋怎樣把離愁抒寫得真切動人?
⑥《江城子·密州出獵》:找出詞中的三個典故,結(jié)合注解,理解典故中寄寓了詞人怎樣的情懷。
4.學法指導
①情境法。運用多種手法,再現(xiàn)詩歌中的意境。如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景物;用圖畫再現(xiàn)詩中的形象;學習《蒹葭》時欣賞歌曲《在水一方》,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及回旋往復的表現(xiàn)形式。
②對比法。通過新舊知識的勾連,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與知識積累來理解詩歌。
③體悟法。抓住“詩眼”,緊扣文本理解詩歌。如《關雎》首章“興”象的理解,《蒹葭》反復出現(xiàn)的“溯洄從之”,《黃鶴樓》中的兩個“空”字,《錢塘湖春行》詩題中的“行”及早春景物特征的準確表現(xiàn),《相見歡》中的“鎖”字,《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黃”“蒼”“卷”等。品味詩歌的語言是鑒賞詩歌的關鍵,可引導學生找出最喜歡的詞句,學習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賞析。
四、拓展延伸
1.探究討論:《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
2.搜集了解豪放派及婉約派的代表詞人、詞作,比較其作品在內(nèi)容、形式上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