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5個人,終年生活在洞穴里,他們已經(jīng)適應了這種孤立的生活方式,認為洞穴的出口就是宇宙的盡頭,是極可怕的世界。因此,從來不出洞穴。
有一天,一個叫布基的洞穴人醒來,覺得又餓又無聊,就說:“真想知道山洞外面是什么樣子?!逼渌寺牶蠓浅U痼@,他們生氣地瞪著他,最后干脆把他驅(qū)逐了出去。
布基擦干眼淚,來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在山坡上看見一個老者。
布基很驚訝還有其他洞穴人存在。老者為他追溯了發(fā)生在新石器時代以前的事……
那時候,這里是一個大部落,大家幸福地繁衍生息,過著快樂的生活。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食物變少了,這個地區(qū)已經(jīng)無法容納這么多人了。大家意識到,如果要生存,就必須分散人口。
部落首領(lǐng)告訴大家:“去蓋一座高塔就可以極目周邊的環(huán)境,我們對這塊土地了解得越多,就越知道該做什么?!?/p>
后來,族人把站在高塔上看到的情況向首領(lǐng)匯報了,并且得出了“生存方案”。有一群人宣稱:“我們要制作竹筐及倉庫來儲存食物,用織布機來制作帳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里生存?!绷硪蝗喝藚s認為不對,他們說:“我們必須造出長矛、陷阱來打獵?!?/p>
于是兩群人產(chǎn)生了分歧,整個部落分裂了,一群人去編織竹筐,另一群人去制作長矛。最后擁有長矛的人趕走了其他族人,那些族人就只能生活在山洞里。
老者帶布基走了很遠的路,來到了一個古舊的高塔邊。布基爬上了塔頂,可以看見東邊的區(qū)域。這是一片布滿石頭的土地,有許多水牛、麋鹿和羊群。在這樣的土地上,的確需要長矛、陷阱來捕獵。
布基向西望去,眼前是一片樹木茂盛的區(qū)域,長了許多葡萄藤、玉米以及野棉花。這里的確需要竹筐、倉庫和織布機。
現(xiàn)在,布基終于明白為什么族人要反目成仇了,他想盡快回到洞穴中,告訴伙伴們他在外面看到的一切……
我們是否常被固有的思想模式所限制呢?答案是肯定的。人們常會在片面或扭曲的認識之下行事。只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才能比較真實地了解對方。
(陳超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