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桂林山水一直為探奇覓幽者所樂道,嘆為絕景。在留連忘返之余,人們不僅要問,誰是那錦繡河山的“建筑,師”呢?別著急!聽我慢慢地告訴你。
許多萬年以前,汪洋大海淹沒了桂林一帶,在海底沉淀了大量的石灰質(zhì),形成了很厚的石灰?guī)r,由于地殼運(yùn)動,從海底升起又成了陸地。人們發(fā)現(xiàn)石灰石能溶解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里,如果把二氧化碳從水衛(wèi)趕掉,就會出現(xiàn)石灰石的白色沉淀。每當(dāng)下雨之后,山上的雨水順著溪澗,沿著江河,百川歸海,二氧化碳總是雨水的伴侶,它倆流過的地方,會溶解一些石灰石,日積月累,它們像雕刻師的刻刀一樣,慢慢地在巖石上刻出一條條不規(guī)則的印跡。年老的石灰?guī)r被侵蝕得:千瘡百孔,成了巖洞。經(jīng)過二氧化碳和水流的努力,石灰?guī)r改變了原樣,有的奇峰突起,有的形成空洞、山塢、天然豎井等。從溶洞頂滲出的地下水,一滴—滴落下來,二氧化碳悄悄地溜走,析出的石灰石留在洞頂,年復(fù)—年,留在頂上的石灰石逐漸多了起來,像冬天人家屋檐下睡著的—條條冰柱,這就是鐘乳石。滴落在洞底的水,也發(fā)生同樣的變化,二氧化碳揮發(fā),析出的石灰石留在洞底,石灰石越積越多,越長越高,慢慢地長出“石筍”。如果經(jīng)過的年代更悠久,比如幾千萬年,往—廠長的鐘乳石和向上的石筍連成—體,這就是石柱。
現(xiàn)在你一定明白,二氧化碳才足桂林山水真正的“神工巧匠”,雕刻出了桂林的奇石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