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教材圍繞以“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這個訓練重點,選編了四篇適合六年級學生特點的課文,一篇讀寫例話和一個“積累·運用”。四篇課文中,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各兩篇(《向往奧運》《詹天佑》《宋慶齡和她的保姆》《走向生活》)。
教學目標:
1.學會19個生字,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2.注意收集有關資料。
3.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感受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偉大人格。
課的分配:
兩篇精讀課文可用4~5課時,兩篇略讀課文2課時,“讀寫例話”1課時,“積累·運用”中的“讀瀆背背”和“閱讀”合用1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可用3課時。
教學建議:
本組教材訓練重點是指導學生學習收集有關的資料,通過有關資料的收集,引導學生在認真閱瀆的過程中,感受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偉大人格。教學時,可采取“整體推進——具體體驗——整體感悟”的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一步一步地落實訓練重點。
(一)明確訓練重點,整體推進
整體推進,為本組教材搭起一個認知的背景,找到聯(lián)系整體的底座。教師首先從單元導讀人手,引導學生閱讀,初步感知單元內容,明確單元訓練重點,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然后,從“讀寫例話”人手,使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學習收集資料有哪些好方法,為逐步形成注意收集資料的好習慣打下基礎。最后,從瀏覽課文人手,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文章中傳遞的思想感情。
(二)滲透訓練重點,初步感知
1.找準課文的結合點,收集有關的資料。
《向往奧運》《詹天佑》這兩篇精讀課文涉及的時空久遠深長;涉及的明星人物中外兼有;涉及的專業(yè)知識繁多……為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情感增加了難度,但為學生查找收集資料,進行綜合性學習,促進語文實踐提供了契機。教學時不僅要著重放手學生收集資料,分析整理資料,豐富體驗,還要明確收集資料的目的,注意收集方法和途徑的引導?!断蛲鶌W運》可在課前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書報、雜志,用瀏覽、摘抄、復印或剪貼的方法,收集有關奧運會的資料,如奧運會標、奧運會簡介、奧運會趣聞以及我國北京申奧情況等,使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感悟奧林匹克精神,激發(fā)學生對和平、友誼、進步的向往,對自己國家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明天的向往。
2.找準課文的切入點,運用有關的資料。
《詹天佑》一課教學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深入閱讀、重點領悟:一是詹天佑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的?二是詹天佑在修筑鐵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困難的?第一方面內容距離學生較遠,學生不易理解。教學時,可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詹天佑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資料,結合地圖介紹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與地理環(huán)境,然后組織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討論來理解。讓學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受命于危難之際,頂著重重壓力,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向往奧運》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這種感受,從而領悟我國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突破這個難點,要通過反復的朗讀品味,結合師生所收集的資料,從整體上體會把握作者的情感,以情激趣,把對資料的感受、感悟同課文相應內容結合起來,把課文內外貫通起來,使二者相互融合,互為促進。
同時,兩課教學都要將“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讓學生擁有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經(jīng)歷精瀆與略讀、朗讀與默讀、自悟與交流、思考與想像、課文閱讀與資料收集利用、理解語言與積累,運用語言的過程,讓學生在課文中走上幾個來回。正確地處理好重點訓練項目和一般訓練項目之間的關系,使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新的基本功并使舊的基本功得到鞏固、提高的過程。
3.找準課文的拓展點,收集有關的資料。
學習《詹天佑》一課后,要進一步收集詹天佑的其他事跡,收集祖國鐵路建設成就方面的資料,以擴展學生對詹天佑的認識,并通過了解我國鐵路建設的新成就,認識我國建國后所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要激發(fā)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盡可能地利用身邊的資源獲取更多的信息。
(三)強化訓練重點,加深理解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走向生活》這兩篇略讀課文都是講名人關愛他人的故事,可以整合起來為一個專題“關愛他人”。以這兩篇課文為主,重點學習,然后引導學生去讀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名人軼事。這兩篇文章雖然都很長,但通俗易懂,能吸引學生,使學生有閱讀的愿望,課前,可要求學生上圖書館(室)或上網(wǎng)查閱,或向家長清教,以便對宋慶齡、羅斯福夫人有較多的了解。教學時,應讓學生按閱讀要求自讀課文,邊讀邊在課本上做記號和寫批注,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在交流中充分發(fā)表各自的閱讀感受,交流閱讀心得,加深閱讀體驗,學生如有疑問也可引導學生自己讀書,自己解答。
《走向生活》教學結束后,可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當一次小記者,采訪校長、老師或其他人。為了較好地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體會采訪前如何收集材料,作好準備;采訪中如何大膽與陌生人交談,并作好采訪記錄;采訪后如何整理材料,把采訪過程寫下來。然后,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用業(yè)余時間去當小記者,進行采訪。要把這次綜合實踐活動,作為“走向生活”的嘗試,同時進一步學習收集資料和使用資料?
接下來教師和學生一起推薦一些文章,讓學生課余自主閱讀,以故事會、讀書會或演講會等形式匯報讀書收獲。
(推薦書目:曹文軒的《草房子》,班馬的《綠人》,葛冰的《梅花鹿的角樹》?!痘煅蛲酢贰栋壮潜ぁ贰秹艋媚翀觥返?。)
(四)鞏固訓練重點,升華提高
“積累·運用”不是簡單的練習課,而是訓練重點的延伸和拓展?!白x讀背背”中提供了16個成語,目的是積累成語,感悟這類成語的構詞形式,要引導學生在白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兩組成語不同的構詞方式,還要讓學生找一找這兩種形式的其他成語,鼓勵學生多積累、多運用。
“閱讀”中的短文是《奇怪的大石頭》,講的是李四光從小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疑問,到長大后發(fā)現(xiàn)這是由于第四紀冰川活動的結果,教學時要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并將學到的收集有關資料的方法得以鞏固,達到提高收集資料能力的目的。
“口語交際”的內容是“假如我會克隆,我要……”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克隆技術”的資料,弄明白什么是克隆技術,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克隆什么。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激發(fā)學生關注科技發(fā)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的延續(xù)就是本次習作的內容,要引導學生回憶口語交際課中的精彩場面,借此打開學生的思路。學生既可以寫自己說過的,也可以寫受到別人啟發(fā)的,只要感到有趣,便于展開合理想像就行。教師可組織一次“未來克隆展”,把學生收集到的資料和優(yōu)秀習作展出,從而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培養(yǎng)收集資料的習慣,使學習活動得到進一步擴展。
(五)運用訓練重點,形成技能
本組教學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走向另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空間的開始。以上教學設計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收集資料的興趣,明確收集資料的方法,提高收集資料的能力。學生對奧運,對詹天佑、宋慶齡、羅斯福夫人有了新的認識、新的體驗,他們會將自己的心聲通過多種形式表達出來。教師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拓展活動,讓孩于盡情抒發(fā)學習的感受。可以唱一唱有關的奧運歌曲,看一看有關的電影、電視,演一演小故事,寫一寫給奧委會的信,可以辦一期以“奧運”為主題的小報,可以做一個“名人軼事”的專題采訪……讓孩子們在這些語文活動中拓展學習空間,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光華小學牡丹江市教育學院)
寓情感升華于閱讀感悟之中——《向往奧運》教學設計
王 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奧運、特殊,魅力”等詞語。
2.提高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和平、友誼、進步的向往。
教學重點:感悟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這種感受,從而領悟我國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精彩回放,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是否還記得2001年7月13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我們等候多時,故宮的晨曦、天壇的落日已等候多時;蜿蜒的長城,奔涌的長江已等候多時。這一天,最深的期待終于有了回報,所有中國人終于圓了一個世紀的奧運夢?,F(xiàn)在,讓我們再去回顧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播放申奧成功舉國歡慶的錄像)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是啊,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我們感到激動和自豪。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體會一下一個體育記者向往奧運的這種感受吧!(板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教互學,讀好難讀的語句。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向往奧運的感受的。用筆畫出表現(xiàn)作者內心情感的句子,并在課本上做批注寫下自己的感想。
2.小組交流學習成果。各小組交流過程中,帶有共性的疑難問題,要求小組長作記錄。
四、質疑問難,歸納學習目標
各小組提出的問題可能難易程度不一,依靠學生之間解決的,教師可放手讓學生發(fā)表看法;帶有共性的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進行整理歸納,待下一步解決。
第二課時
一、交流信息,總結方法
1.出示“五環(huán)旗”圖。
①師:同學們認識這面旗嗎?(奧林匹克旗幟。板奧運。)
②師:誰對奧林匹克旗幟有所了解?
奧林匹克旗幟由五種不同顏色的環(huán)圈連結組成,分別代表歐洲(天藍色)、亞洲(黃色)、非洲(黑色)、澳洲(草綠色)、美洲(紅色),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團結,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誠的態(tài)度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③師:你們還了解奧運的其他知識嗎?
(如,奧運的起源、奧林匹克村、火炬發(fā)源地、聚光取火、火炬接力、開幕式上的點燃及閉幕式的熄滅;會歌及歌詞等。)
④師:了解得這么清楚,你怎么知道的?
2.教師小結收集資料的方法和作用。
收集資料的方法:
①向家長、教師或其他人請教。
②在課外書籍中查找。
③上網(wǎng)查尋,觀看音像資料等。
師:相信同學們還會有更多的收集、查找資料的方法,堅持收集資料,我們能更快捷、更全面地獲取知識。
3.過渡,揭題。
師:奧運會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最具權威的體育盛會,令人向往。(板書:向往。)
二、對比情景,誘發(fā)情感
1.展示1992年、2001年中國兩次申辦奧運會,會議表決及揭曉時情景——失利的遺憾場面和成功的狂歡情景,談感受。
師:同學們,觀看了老師收集的有關申奧的錄像資料,你最想說什么?(交流感受。)
2.讀文,找感受。
①師:(過渡)當過十年體育記者的肖復興,對奧運也有著深深的情感。請同學們細細讀文,看看對舉辦奧運,作者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用橫線畫出。
②交流,出示:
a.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b.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會使得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和這里的人民變得多么美好。
③師:全班齊讀這兩句話:瀆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生質疑。)
三、研讀品悟,激發(fā)情感
1.師: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試著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引導學生自讀、感悟、質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小組合作研讀。
①學生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對問題進行總結、梳理。
②請學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解疑。
師:從若干個問題中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問題,再次朗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方法從課文中找尋答案,小伙伴之間要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
③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結合收集到的資料,理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要深入課文感悟。
3.集體交流,指導朗讀。
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體會:
①對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愛慕與留戀。
課文2、5、6自然段都是作者對巴塞羅那奧運會的回憶??梢龑W生抓住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作者的感受。如:a.“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會使得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和這里的人民變得多么美好。”b.“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c.“我懷念采訪他們的那些日子,他們讓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誼,感到了和平。”d.“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了我們國家也能夠承辦這樣一次美好奧運會的時候了?!?/p>
②對奧運精神實質的贊美。
作者對奧運精神實質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案偧俭w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薄霸谀且豢?,體育所進發(fā)的奧林匹克精神確實超越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而連接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fā)展?!币獛椭鷮W生結合上下文,借助會徽理解兩個重點句子的含義,感受作者對奧運精神的贊美。
③對2008年北京奧運的向往。
可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子來體會。如:“如今,好夢成真,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薄耙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薄拔铱释軌蛴袡C會采訪我們自己的國家舉辦的奧運會,那將是一次更加難忘而美好的經(jīng)歷?!薄斑@一天終于到來了?!?/p>
四、含情誦讀,升華情感
1.自主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2008年奧運會愈發(fā)臨近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閱讀課文后的感受。
①說一說自己最想說的活。
②寫一首小詩,表達自己的感受。
③畫一畫理想中的2008年奧運會。
④自己作歌詞,唱一唱,迎接2008年。
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自己創(chuàng)造方法,表達的方式要靈活多樣。
3.總結全文。
100余年,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第一次感受到奧運會離我們是如此之近,再過3年,奧運會就要來到我們身邊。我們堅信,2008年的北京,天空會更藍,城市會更美,五星輝映著五環(huán),旗幟更鮮艷。
4.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抄一抄。
②課文后的兩項課外拓展活動,由學生根據(jù)興趣自行選擇,自找伙伴合作完成,并酌情交流。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人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