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了袁冬葦先生的新著《云嶺放歌》。大理白族詩人袁冬葦,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編審。著有詩集十余部,不少詩作翻譯到國外,并在國內(nèi)多次獲獎,選入多種選本,詩集《回歸》獲國家第六屆文學駿馬獎。袁冬葦先生退休后一直筆耕不輟,在藝術(shù)的道路上攀登不止,大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味道;正如他在詩集中寫的:我舉步/又開始了新的旅程/險阻與機遇/如影伴行。退休的生活是精彩的,但袁冬葦先生的退休生活似乎更為精彩。
這本詩集,選萃于近五年來發(fā)表于國內(nèi)各報刊的大量作品。詩風剛健奔放,借景抒情,富于詩意與哲理,表達了作者對滇西故土的癡情和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深刻反思,讀后讓人耳目一新。正如名詩人張永權(quán)先生所言,在作者的筆端:“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活的靈魂,火一樣的激情鑄成了石中的堅鋼”;而作者的筆觸與創(chuàng)作風格更有一種樸素的地域之美,“這就是大理石的性格和色彩,這就是來自彩霞之鄉(xiāng)的歌唱?!边@無疑是很中肯的評價。
精選的200多首詩作內(nèi)容豐富、視野開闊,走筆于滇西的漫漫國土,增添詩集的力度與分量,這是很有益的嘗試。要創(chuàng)作有生命的有魅力的好詩,必須源于故土源于生活。袁冬葦先生在創(chuàng)作手記中寫到:“萬山叢中的云嶺西北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千里而來,在這里匯合后,又各擇其道奔涌而去。聞名遐邇的南詔、大理故都、香格里拉、怒江大峽谷坐落其間。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深郁的民族文化。讓云嶺享譽中外,本書尋蹤這些亮點而歌。”我認為這些“亮點”就是最美的詩眼,必然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另外我還喜歡書中的那部分哲理詩。袁冬葦先生很擅長寫這類生活哲理詩,它不但給人精致的美感;更給人以啟迪和智慧。他對詩的理解是:“風雨泥濘中/落下腳印深深淺淺,淺的,是詩/深的,是哲理?!泵鎸ρ讻鍪缿B(tài)的權(quán)術(shù)變幻,他抨擊黑暗,“因為敢拼敢殺/才有一代代棋王/但一局棋定了/你不過是手中玩物?!币恍┥钪胁唤?jīng)意的場面,他能夠透過浮躁,捕捉到雋永的詩意,讓我們會心一笑:“那怕熙熙攘攘的人流/誰也不能互相取代/別人的眼睛在你后面/你的眼睛也在跟蹤別人”《標記》。真是獨俱禪心,妙不可言。把哲理觸于詩情,作者手段非常高明,既抽象又具像,往往讓讀者回味無窮,就像他寫的《茶道》那樣:“不像酒那么威猛,不像糖那么甜蜜,不像辣椒那么刺激”,是什么呢?讓讀者慢慢地回味,這便是詩,真正值得細讀的好詩!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作為一個退休老人,我除了喜愛袁冬葦先生的這本新著外,還為他老當益壯,心潮如海歌不歇的精神深深感動。他的歌是時代之歌,民族之歌,在我們心中久久回蕩。希望這本別具特色的優(yōu)秀詩集擁有更多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