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是什么,這個問題一直困擾在我的心頭。
友情,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般蕩氣回腸,還是劉關(guān)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般肝膽相照?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般豪爽灑脫,還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般婉轉(zhuǎn)纏綿?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般平平淡淡,還是“士為知己者死”般轟轟烈烈……
歷覽前賢,友情竟有如此豐富的蘊含,不同的人對友情也有著不同的感悟。凝望歷史時空,人類演繹了許許多多關(guān)于友情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李白解舟將行,汪倫踏歌相送,方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等飽含深情的佳句問世;荊軻攜劍而去,漸離擊筑高歌,方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這等感人肺腑的絕唱誕生;樂天左遷九江,重病臥床的元稹乍聞之下驚坐而起,方有“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貶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這等催人淚下之作流傳后世。這些都是歷史對友情的詮釋。
沐浴了這許多友情的光華,我似乎找到了心中想要的答案——友情,這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人與人之間的相知相惜。友情沒有貴賤,不分等級,不同階層的人都在平等地沐浴著友情的光華。而且在很多時候,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遙遠,也不一定都如我們想象的那般轟轟烈烈。友情,可以是俞伯牙摔碎在鐘子期墓前的琴,也可以是汪倫相送的踏歌聲;可以是鮑叔牙對管仲的理解,也可以是司馬遷不顧牢獄之災(zāi)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所做的辯解;可以是一句親切的問候,也可以是一個飽含深情的眼神。只要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可以在許多平常的小事中感受到友情的溫馨,感受到那種心與心之間難以言喻的交流和默契。
友情是經(jīng)久不衰的。它經(jīng)得起時間和空間的考驗,猶如老酒,越陳越醇。因為友情扎根于真誠之土,需要用真心去呵護才能綻放出永不凋謝的美麗花朵。朋友不是那個你隨口便和他說聲“嗨”的人,朋友是一個可以給你依靠著哭喊的肩膀,是一口你放心地把內(nèi)心的痛苦往里面傾注的井,是一雙可以把你從黑暗和絕望中拉出來的手。摯友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你發(fā)生什么事都不會把你舍棄。友情是堵堅若磐石的墻。從友情中,我們可以分享到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友情如歌,幽雅動聽,以情感人。而歌中也不時唱到友情,“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誠相見心誠則靈……”唱出了友情的真諦;“友誼地久天長……”唱出了友情的永恒。友情似書,樸實無華,引人入勝。而很多書中都描寫了令人神往的友情,看過黃易老先生大作《大唐雙龍傳》的朋友,一定會為徐子陵和寇仲的那種“一世人兩兄弟”的友情感到心潮澎湃,都渴望能擁有一份那樣的友情。
友情是心與心的交流,是靈魂與靈魂的溝通??释亚榈哪?,只要敞開心扉,以誠相見,你便隨時可以啟程,去赴這個美麗的約會,給自己一份溫馨的友情。
友情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種尊重,一種關(guān)懷,一份相知,一份相惜。
(指導(dǎo)教師:施 栗)
(校園踏青主持楊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