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寺院里,古木參天,清泉繞石,自然環(huán)境特別幽靜??墒?,一到傍晚,投宿歸來的鳥雀們就聚集而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新來的小沙彌在修行傍晚的功課時,怎么也沒法入靜,被鳥雀們吵得煩躁不安、苦不堪言。
有一天,他問前來例巡的老禪師究竟怎樣才能入靜、入禪。
老禪師順手指指直徑一米半、高也一米半的一口倒扣著的大缸,非常認真地說:“入禪要有定力,要有穿透力,要有移身缸底的心法。我當年破墻而出、破缸而入,才有了今天的禪定。無論外界怎樣聒噪和煩擾,你都得有置身缸底的入靜和虛無,只有這樣方可入禪?!?/p>
三日后,老禪師再來例巡。左右不見那個向他提問的小沙彌,尋遍整個寺院也不見小沙彌的蹤影。老禪師靈機一動、會心一笑,輕步來到那口大缸前,并迅疾地彎腰掀起那口大缸——小沙彌正懷抱經(jīng)書,坐在缸底熟睡著。
終于驚醒的小沙彌一臉惶恐,連連告罪,說自己不該辜負師傅教誨,躲在缸底睡懶覺。
不料,禪師卻開懷大笑起來,非常認真地說:“你躲在缸底睡覺,比苦讀經(jīng)書美妙得多,你終于開悟了,你入禪了!”
順心始天年,入禪一念間。無論什么境況、什么功業(yè)、什么使命,都沒有生命的愉悅和秉性的歸真更加重要。
選自《星火·語林》200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