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月
我和愛妻周一,還有66歲的老媽,對青藏高原的圣山圣水,和那刺破青天、婉轉高亢的草原牧歌一直心馳神往。今年初夏,我們懷著欣喜和憧憬的心情,踏上了充滿神秘和未知的旅程。
我們從烏魯木齊出發(fā),前兩天的行程是我們熟悉的大西北的地貌,戈壁荒原,草短人稀。車行經吐魯番、哈密、星星峽、柳園、敦煌、當金山口、柴達木盆地,到達格爾木的時候,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在路邊的藥店買了高原康、紅景天和氧氣袋。
然而第三天的路程卻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高原反應,什么是生命極限。我們經過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長江之源沱沱河、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下唐古拉山后正式進入西藏地區(qū)的安多、那曲、當雄。此行的路段為海拔最高的路段,天氣不斷變化。我們的車時而行進在雨中,時而行進在雪里,時而又行進在陽光燦爛的山頂。那連綿不斷的圣潔的雪峰,星羅棋布的澄凈的湖泊,不斷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這一切共同構成了一幅撼人心魄的終極之美,使我們這次旅程多了些許的懸念和刺激。我們三人在這條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生理系統也出現了紊亂。雖然我們都知道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言放棄的,但心里一直惶惶不安。
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我們有生以來站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山峰雪域與藍天白云融合在了一起,在這里,白色橫掃了一切,也包容了一切。站在這世界之巔,你無法堅信人定勝天,只有敬畏和動容,惟有放慢自己的行動,心懷對自然萬物的感激,才能理解它的悲壯和雄奇。在五道梁和唐古拉山睡覺都會有生命危險,曾有多人遇難,所以只能暫短停留。
經過那曲的時候,已近傍晚,停車時我們?yōu)橐患也孛裾樟巳腋?。這里有的藏民一生都不會有一張自己的照片,當你要為他們照相的時候,他們充滿了喜悅和滿足,但正式拍的時候,表情卻變得很凝重。遺憾的是我們只能給他們看一看相機液晶屏上的回放,卻不能給他們留下照片。
我們連夜趕到當雄,草草洗漱后一覺天明。起床后第一感覺就是輕微的頭疼、胸悶。謝天謝地的是周一的高原反應已經明顯好于昨天了。大家的臉色也明顯好轉了。從當雄到納木錯湖是一段正在維修的山路。高山湖泊就像鑲嵌在群山深處的一顆寶石,要想見到它的神圣,道路一定是坎坷的。此時海拔已到5000多米,可怕的頭疼又向我們襲來,周一的高原反應突然又加重了,幾乎每走一步都很艱難,幸好還有充好的氧氣袋。然而納木錯湖在那根拉山口的那邊,離我們還很遠。是無功而返,還是勇者無畏。經過快速的討論商量最后決定,周一和老媽在車里休息,我徒步穿越那根拉山口,去拜見神湖納木錯,帶回寶貴的照片,時間為3個小時。
我攜帶好攝影裝備和水壺便出發(fā)了。向那根拉山口走的時候由于有些急促,感覺胸悶氣短,有些輕飄。大約半個多小時后我就到達了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站在山口喘著粗氣的同時便看見了神湖納木錯的一角,天地一片白茫茫的,納木錯湖好像是這天地的一只眼眸,靜靜地嵌在那里。湖水好像仍然封凍著,在低矮的云霧里沉睡著。我拿出相機自拍了幾張后就下山向納木錯湖走去。從距離上判斷,我知道來回3個小時是不可能讓我走到湖邊的,但我仍然想盡可能地接近它。1個小時后,我便到了念青唐古拉山側翼的山腰上,幾乎可以看到湖的全貌了。云霧不斷變幻著,山勢和雪脈形成了一幅幅精彩絕倫的版畫。納木錯是聞名西藏的3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公里,總面積為192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處約33米以上。納木錯藏語為“天湖”之意,蒙古語稱“騰格里?!?。遙望納木錯神湖,我的心靈被這份圣潔滌蕩著。相機的記錄已不能詮釋我所有的感觸!望著扎西半島的方向默默許下一個心愿,我便踏上了返回的路程。在預定的時間趕到車上時,大家都在靜靜地休息,看到我平安回來都松了口氣。
車下山后徑直向拉薩方向駛去。路兩邊是一些很有西藏地域特色的村落,而且可以看到樹的身影了。藏北可能由于海拔高,來的路上幾乎沒有看到一棵樹。我的手機收到了“歡迎來到圣地——拉薩,祝您身體健康,旅途愉快,扎西德勒!西藏移動服務熱線”的歡迎短信。我知道馬上就要到達拉薩市了。進入拉薩市后發(fā)現這是一個群山環(huán)抱的城市,有些像新疆的阿勒泰市。它不愧有日光城的美譽,陽光燦爛,風和日麗。馬路旁邊的樹郁郁蔥蔥,一派繁華的景象。有的藏式民居及賓館和單位的大門上系著潔白的哈達,顯示著這座城市的與眾不同。吃過午飯后,我們就趕往具有西藏江南美稱的林芝。
林芝的巴松措湖有著西藏九寨溝的美譽。為了拍到巴松措湖的日出,我們早晨6:00就起床出發(fā)了。車行天麓間,皓月當空,黑山白水,云遮霧繞。我們的精神在這種清新中也異常的興奮。車在山路上繞行1個小時后,突然山路一轉,巴松措湖便呈現在我們眼前。車沿著湖畔繼續(xù)上行,湖水在天光云影的映襯下,時而碧綠,時而蔚藍。湖邊原始的大樹不時地遮擋著我們的視線,每座山峰的頂尖都有沖天的雪線,那倒影把秀美的湖水襯托的更加純潔和神圣!我?guī)缀跻恢笔窃谌【捌骼镄蕾p著巴松措湖的高傲脫俗和冰清玉潔。巴松措又名錯高湖,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錯高”在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長約12公里,湖寬幾百至數千米不等。最深處66米??偯娣e25.9平方公里。
我們在湖的上游下車后,沿湖暢游,河岸上開滿了白色和粉紅色的杜鵑花,點綴在松柏之中,宛如天女散花一般。這里游人罕至,只有我們三人如置身仙境,與風為伍,與水相伴。仿佛忘了來路,也不知歸途。一切都是那么的單純,眼睛只被風景滋潤,耳朵只聽山澗的鳥鳴,豐足清涼的氧氣沁人心脾!我們好像是這山里的一棵樹、一株草、一滴水、一塊石,曾經被風帶走,今日又被帶回;如夢如幻,百轉千回!在湖邊的巨石上,我們堆起了高高的瑪尼石,心懷一份美好,恬靜自然,我們在云里游走,仿佛短如一生,又仿佛長如隔世……
當我們返回拉薩時天色已晚,由于布達拉宮是限量參觀,我們便買了明天的門票。第二天,我們很早便起來了,來到布達拉宮時,面向布達拉宮的石板上已趴滿了從四面八方涌來的虔誠朝圣的人們。石板已被他們的身體磨得光滑锃亮。從這里走過的人群就像是藍天上飄過的白云,厚重濃密、連綿不斷。一只只轉經桶和他們念誦的經文,使人們感受著無聲的教言和千年的傳承。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聳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布達拉”系舟島,是梵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拉薩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羅山。布達拉宮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布達拉宮的金頂、紅屋、白墻順依山勢顯得更加莊嚴肅穆、氣勢恢弘。碩大的城門只留一條狹窄的小道供游人進入。
走進布達拉宮,就像一個磁場在吸引著你。布達拉宮里真可謂是金碧輝煌,殿堂眾多。無數的酥油燈照亮了佛龕和壁畫,壁畫的筆法繁復精湛到了極點,一切都籠罩在強大的、集權的、神秘的佛法下。導游說布達拉宮里最不值錢的就是金子,如果說它值錢,這些金子據說可以重建一個上海市。這種夸張的說法足已證明這座宮殿的身價和地位。在這里,隨處可見朝拜的人們虔誠地敬獻酥油,他們用小勺向每個酥油燈里添加一塊,嘴里念念有詞。在佛龕和做法事的容器里到處可見敬獻的散落零錢,其中還有很多外幣。
同布達拉宮一樣,大昭寺門前,永遠不會消失的也是磕長頭的身影,看著藏民此起彼伏的專注,我不禁為他們的虔誠而動容。那上百個在長長的轉經架上默默轉動的轉經桶,見證著淳樸民族的虔誠,見證著他們對佛法的堅定,見證著他們對幸福的祈盼,也見證著光陰歲月的變遷……
在八角街的藏傳小屋,妻子周一終于完成了她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精心挑選購買西藏的三件寶——天珠、綠松石、紅珊瑚。當她的眼睛看到這些飽含民族特色、天然質樸的飾品時,是那樣的天真無邪。我們都暫時忘記了世事的煩擾。
我們就要踏上歸途了?!段涫俊返钠灿幸痪湓挘骸半x家越遠的人,越能找到回家的路。”滿載而歸地踏上回家之路,同樣也是讓人興奮和喜悅的。
從格爾木往敦煌走,就越來越熱了。出了當金山,過了阿克塞,我們已經只穿著單褲和短袖背心了。一路上又是我們諳熟的風景。車至吐魯番,突生感慨:才踏青藏屋脊,又至沙海盆地;南北縱橫千里,四季兩日輪回;置身上下六千米,極目楚天舒!我們完成了世界屋脊的浪漫之旅,札記心路仍然如夢如幻。
雪域高原永遠佇立在那里,光芒卻復制在我們的心中!希望善良的更善良,純潔的更純潔……永祝心靈和這雪域高原一樣神圣遼遠的人們,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