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3歲時還不會說話,父母親都為他著急,他們帶他去醫(yī)院檢查,可醫(yī)生表示沒有什么辦法。就在父母憂心忡忡(chōnɡ)之中,愛因斯坦突然說話了。
6歲的那一年,父親給愛因斯坦買了一個磁針,他一下子對這個東西發(fā)生了興趣。他手里拿著羅盤左右的晃動,針也跟著他的晃動左右搖擺,但當一切都停止下來的時候,針還是指向原來的方向。
“爸爸,這個針為什么老是指向那個方向呢?”
“那是磁力吸引的原因,因為磁力的吸引所以它老是指著北方。”
“什么是磁力呢?”
“磁力就是……”
父親被愛因斯坦的問題給問住了。愛因斯坦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親把他送進了附近的一家小學里去念書,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碰到了一個很死板的老師,他經(jīng)常要求學生背誦課文,背不下來的學生總是被罰,愛因斯坦因為拒絕背課文而經(jīng)常受到懲罰。
10歲的那一年愛因斯坦進了路提波德中學,這所學校的紀律更加嚴明,要求學生絕對服從學校和老師的管教,愛因斯坦更感到壓抑。他渴望能得到一點輕松的東西。有一天,他與叔叔雅哥布聊天,談到了代數(shù)。
“究竟什么叫代數(shù)呀?”愛因斯坦詢問叔叔。
叔叔解釋道:“代數(shù)這個東西,就是懶鬼算術(shù),凡是不知道的東西,都把它叫做x,然后我們一步步地來找x,一直要到找到x為止,只有找到了x我們的題目才解出來了。”
從此以后,愛因斯坦常常聽叔叔講趣味數(shù)學題,因此他對這種藏有x的數(shù)學開始著迷了,他一放學就一個人在自己的桌子上算啊,找啊!可起勁了。
有一次他花了整整三個星期,終于把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定理證明出來了。他把結(jié)果拿給叔叔看,把他的叔叔嚇了一跳。他真沒有想到愛因斯坦是這樣的好學和聰明。
這以后,他開始向別人借高等數(shù)學書來看了,在課堂上老師在上面講初等數(shù)學,愛因斯坦卻常常把自己在高等數(shù)學中遇到的問題請教老師,結(jié)果把老師搞得洋相百出,出了洋相的老師把他告到了校長那里,學校認為愛因斯坦故意頂撞老師,弄壞了班上的風氣,為了不讓再有第二個愛因斯坦出現(xiàn),他們只好把這個故意頂撞老師的學生給開除了。
離開學校的愛因斯坦靠自學數(shù)學和物理考進了瑞士的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進了大學以后愛因斯坦本來是想按照父親的意愿選修電機工程的,后來他考慮再三,覺得它不合自己的興趣,又改讀了物理學。
大學畢業(yè)后的兩年里,愛因斯坦一直都沒有找到工作,后來在他大學時代的朋友格羅斯曼的介紹下,才在瑞典的首都伯爾尼的專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伯爾尼的9年里,他獲得了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那就是1905年,他沖破了常規(guī),創(chuàng)立了狹義相對論。1916年他又在狹義相對論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立了廣義相對論。
為此,人們把20世紀上半葉看作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時代。由于在物理學上的卓越貢獻,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