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袋:澳大利亞有袋鼠和袋貓,雌性身上都長著一個“育兒袋”。每個袋可容納2—6只小袋鼠或小袋貓,在它們搬家或遇到敵害時,可一袋裝全家,迅速離開。
儲水袋:我國湖南有一種背水鳥,生活在缺水的懸崖上。它的頸下長著一只“儲水袋”,每次到溪邊喝水,就把儲水袋裝滿,七八天不喝水也照樣活著,主要就是靠儲水袋中的水慢慢地滋潤身體。
吸水袋:非洲有一種叫“非羅隆多特”的牛,在飲食時嘴和腳有明確的分工,嘴管吃東西,腳用來吸水。原來,它的腳蹄處有個與胃相連的“足囊”,牛站在水中,“囊”就自動地吸入大量的水。
吐霧袋:拉丁美洲的秘魯有一種吐霧鳥。它有個“腹囊”,內(nèi)裝液體,從口中吐出后會汽化成霧狀。如果遇敵,它馬上從口中吐霧迷惑敵方,以便快速逃之夭夭。
噴火袋:南非的海洋中有一種噴火魚。它的腮下有兩個液袋能噴出液體,這液體與氧氣結(jié)合,便燃燒如火。這種魚一旦遇敵,就會用這種噴火的辦法燒灼對方,使自己得以逃走。
共鳴袋:有一種青蛙的頭部兩邊有“共鳴袋”,它一叫,如膜的共鳴袋就朝外鼓出,發(fā)出動聽的“呱呱”的叫聲,這叫聲也是尋找愛情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