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堂上課有個壞習慣:這堂課做別堂課的作業(yè)。算術課上,他做語文造句;語文課上,他用語文書遮(zhē)住,在下面偷偷畫圖畫;上圖畫課,他輕聲哼(hēnɡ)歌,一只手還在膝(xī)蓋上打拍子;上音樂課呢?他坐在最后一排做算術題。老師同學都向他指出過,這樣做每堂課都聽不明白,成績就不會好,可是唐堂就是改不過來。
這天音樂課,唐堂又躲在最后一排偷偷做算術。忽然,大家靜了下來。他抬頭一看,只見徐老師已站在他面前。
“你在干嗎?”徐老師問,“給我看看行嗎?”
唐堂想把練習本藏到屁股下面,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只得把算術本乖乖兒遞上去。
“你在寫什么?”徐老師問。
“我……我……”唐堂答不上來,只好撒(s?。┝艘粋€慌,“我在寫……寫歌。”
同學們“嘩”地笑起來。
“寫歌?哦,63123,還真是歌呢。你會作曲?”徐老師摸了摸他的頭,笑著說,“是曲子那就可以唱。同學們,我們來唱一唱,好不好?”
“好!”同學們見有唐堂的洋相可出,興高采烈地喊。
徐老師略一沉思,唱了起來:
拉米多來米,做事要專一。
菜地里種梨,敲鼓時吹笛。
泥工充木匠,裁縫開飛機。
顛三又倒四,事事無成績。
同學們先是嘻嘻地笑,后來就跟著學唱。這么一來,唐堂也輕聲兒唱起來。
唱著唱著,這首顛三倒四的歌就被同學們喜歡上了。
后來每逢唐堂要干顛三倒四的事,一唱起這首歌,唐堂就不好意思了。